專案新聞
2025.09.01 【你不知道的畜魂碑故事-1】碑上無言,心中有聲──友善動物協會的畜魂碑之旅
畜魂碑是什麼?
「畜魂碑」(ちくこんひ)又稱「獸魂碑」,是日本慰問動物靈的一種方式。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多地設置畜魂碑,有明確建造日期的畜魂碑就高達16座,是一道充滿意義的文化痕跡。
依據研究動物塚的專家田賢太郎考究,畜魂碑源於悠久的「動物塚」習俗,早在日本的繩文時代(日本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人們就會建造動物塚來紀念逝去的動物。「動物塚」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含為動物建立的墳塚或慰靈碑,其中所祭祀的動物未必受人類控制而犧牲;而「畜魂碑」則專為紀念被人類利用的動物,其犧牲與人類的行為有著明確關係。日本現存最早的畜魂碑可見於1671年江戶時期建立的「鯨三十三本供養塔」,是對捕獲的鯨魚表達感謝與慰問。除了食用動物,亦有為實驗動物建造的畜魂碑,1914年,北里柴三郎在東京大學傳染病研究所建立「家畜群靈塔」,用以悼念在實驗中犧牲的動物。正因為「畜魂碑」是紀念因人類而犧牲的動物,所以多建造在屠宰場、實驗機構附近。
北投大豐公園畜魂碑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所悼念的畜魂碑,位於北投和松山。北投的畜魂碑建於1940年(昭和十五年),坐落於台北市北投區的大豐公園今籃球場一帶,舊地名為「豬屠口」,曾是屠宰場。據網上資料顯示,當地傳言過去多有靈異現象,比如「曾見過無頭豬跑」(注解1),肉商為求平靜,向台北州政府要求建造畜魂碑以安撫動物靈,因此正面碑文上刻有「台北州衛生課長安達敬智 書」。
北投畜魂碑還有一段動人的搶救故事。北投屠宰場在1980年正式停用,後來規劃為磺港公園與大豐公園,但在改建期間畜魂碑被忽視,眾人擔心施工後會遭到損毀,經八頭里仁協會和北投社雜誌社發行人許陽明搶救(注解2),畜魂碑得以暫遷安置,等公園竣工後再遷回原址。沒想到遷回時坐落的位置和方位出現誤差,象徵畜魂往生西方極樂的方向是「坐東朝西」,卻變成「坐南朝北」(注解3),經過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碑石最終回到原來的位置與方位。
台北四獸山畜魂碑
台北四獸山的畜魂碑建於1931年(昭和六年),位於天寶聖道宮山門的左側坡地。此碑原本矗立在大龍峒蘭州屠宰場和家畜市場區域內(現為大同區公所與蘭州國宅所在地),對屠宰場中被宰殺的動物表達敬意。大龍峒蘭州屠宰場於1913年設立,是台北市設立的公共第二屠宰場,為台北地區供應肉類的主要來源。屠宰場和市場相鄰,豬、牛等經濟動物在市場交易後就送往屠宰場宰殺。1970年電宰興起,舊式屠宰場不合規範而淘汰,大龍峒蘭州屠宰場在1972年正式關閉。
1974年,天寶聖道宮保留此碑,將其遷到山門的左側坡地。碑旁的大石上刻有碑文(注解4):
天地氤氳,萬物化成,品彙繁展,六畜紛呈
豕名剛鬣,犬呼盧令,馬賦一索,雞嘐三鳴
柔毛長髯,即羊之號,太牢大武,乃牛之稱
統稱六畜,各具一形,屠填宰割,以供犧牲
聞聲不忍,仁政哀矜,嗟爾靈魂,天外飄零
恨無寶筏,聊作雲輪,欣逢商衆,昭告虔誠
披肝致奠,以通幽冥,惟祈來格,鑒此香馨
望速輪轉,及早超升,勒諸石碑,以表群情
昭和六年二月,臺北屠商會聚仝立
台北衛生課長宮川富士松撰,舉士徐鼎新書
碑文是當時的衛生課長宮川富士松所撰寫,由當時的讀書人徐鼎新題字。先是描述天地生成六畜,接著呼喚動物別名:「剛鬣」、「柔毛」、「大武」出自《禮記》,「盧令」源自《詩經》:「盧令令,其人美且仁。」「令」是狀聲詞,即項圈鈴鐺發出的聲音鈴鈴。六畜被宰割時所發出的悲鳴聲讓眾人於心不忍,亦不希望動物的靈魂在外飄零,盼早日能夠通往極樂世界,於是立下此碑表達哀戚之情。
每一座畜魂碑都有各自的故事,乘載著當地人與動物之間複雜的情感。動物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碑文和祭祀則表達了對動物的感恩與哀悼,也提醒後人要尊重生命、珍惜萬物。走過這趟旅程,親自站在碑前行禮,不只是形式上的紀念,更是以身體力行來表達對動物的敬意。在有著更多選擇的當代,我們也鼓勵大眾理解蔬食的益處,多吃蔬果少吃肉,和動物當朋友喔!
※ 畜魂碑的資料來源多方,除了有實地走訪與致電詢問,亦參考了諸多網路資訊。如有引用皆會標明出處,若有疏漏敬請不吝來信指正,謹先致謝。亦歡迎大家來信補充畜魂碑的故事,一同將畜魂碑的事蹟留存世代。
資料來源:
注解1北投歷史老街部份:畜魂碑和豬屠口 (耆老訪談:Miriam)https://blog.udn.com/wei0714tom0525/131085170
注解2陳明川:北投屠宰場與畜魂碑https://blog.udn.com/ecomuseum/6822746
注解3一人旅攝https://www.harutochang.com/article/41
注解4若淵的案頭山水https://blog.udn.com/jinyiw/86766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是倡議型的動保組織,也是第一個定期在台灣街頭推廣動物權的動保團體,不接受政府與財團捐款,保持獨立公正,推動動保政策,為動物發聲。
我們向公眾分享畜魂碑的故事,不只是讓這段矛盾的歷史被看見,也邀請大家一同思考食用動物的心理矛盾與拉扯,鼓勵大家選擇友善動物的蔬食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