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山豬吊,守護台灣野生動物
▋ 動物受害慘重,山豬吊殘忍奪命 台灣近年來發生無數起動物受困的案例,受害動物從犬、貓、山羌、山羊到已經瀕危的台灣黑熊,都承受著殘疾甚至是死亡的風險,這在野外已然是生存不易的情況下,無疑是加諸一股高強度的迫害力道,這股破壞力道正是來自俗稱「山豬吊」的套索陷阱。 ▋ 獵捕氾濫,山區陷阱數量驚人 「山豬吊」有著強勁的殺傷力:當動物踏到山豬吊的「踏板」後,會立即被「套索」套住,隨著掙脫的力道愈強,山豬吊的「彈簧」會不斷施壓而愈勒愈緊。緊縮的套索會嵌入動物皮肉,一開始先阻斷血液流通而讓組織壞死,接著壞死的組織會剝落而見骨,儘管不是當下被扯斷,救治後也必須截肢。以強烈的痛覺度過漫長的天數,甚至活活渴死、餓死,就是台灣山區、近郊的動物正在承受的苦難。同時,「山豬吊」是一種「無差別」的陷阱,除了目標動物受害,也時常發生非目標物斷手斷腳的情形,山豬吊凌虐動物的同時,也正在大力破壞台灣生態。 ▋ 農損防治還是盜獵?陷阱氾濫的真相 在台灣,可以放置陷阱捕捉動物的情況有二:一是原民狩獵,二是農損防治。看到這裡應相當好奇:如果使用山豬吊都是源於合法申請的「原民狩獵」,或者出於「農損防治」的需要,為何山豬吊如此氾濫?台灣的農損情況,或者原民狩獵的需求程度,有高到需要大量擺放山豬吊到全台各地?光是在南投埔里鎮、魚池鄉、國姓鄉、仁愛鄉四個地區,兩年半的期間就發生了將近三百起的受困案例。 ▋ 私宰野味牟利,黑市交易猖獗 除了本就違法的盜獵問題,也存在著一邊出於農損因素獵捕山豬,一邊同步私宰山豬以出售的灰色情況。由於「野生動物保育法」並未規定出於農損防治的捕捉需要回報,販售豬肉便成了常見的後續環節。雖然法規明令「私售野味」違法,但儘管做出檢舉也往往因證據不足而成為無效舉報。私售野味的情況就在農損防治的例外條款下獲取獵捕的正當性,還以一般豬肉的三倍價出售,獲利相當可觀。 ▋ 野味傳染風險高,健康隱憂不容忽視 私售野味之所以違法,不只是為了防止因利濫捕的亂象,也是為了防止獵人任意靠近野生動物而染疫,以及讓未經檢疫的肉品流竄市面。日本就多有食用野豬肉、鹿肉感染E型肝炎的病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E 型肝炎是一種重要的病毒性傳染疾病,除了可造成無症狀感染、急性黃疸型肝炎外,甚至會引起急性肝衰竭而死。」除此之外,炭疽病亦是人與野豬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 政府推動「改良式獵具」,效果堪憂 政府因應「山豬吊」的嚴重危害也提供了配套措施──研發「改良式獵具」,並讓民眾免費領取,然而改良式獵具並無法解決上述爭議。「改良式獵具」與「舊有山豬吊」的差異主要有二:一是將「踏板」縮小至12公分,二是增設可自行設定口徑大小的「止滑套」。將踏板縮小是為了避免成熊踩到,增設止滑套是為了避免套索無止盡緊縮,能留有保障空間。然而,縮小的踏板亦會讓成熊斷指,更不要說幼熊與其他小型動物依然難以倖免;至於設置止滑套時,要提供多少保障空間,要讓口徑多小以下的動物得以逃脫,仍取決於獵人自身的良知,難以管制。「改良式獵具」是否足以防止殘忍的虐待情況,以及哪些動物能因此受到保護,實際情況為何仍有待驗證,極可能不如政府所宣稱的樂觀。 ▋ 加入連署,共同終結山豬吊 面對無止無盡的動物悲劇,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邀請大家加入友善動物協會舉行的連署,集結聲量;也歡迎大家追蹤我們的動態,將陸續推出調查報告與推廣活動,持續為動物發聲。只有全民關注,才能終結這場動物與生態的浩劫! 👉【國內連署🇹🇼】 加入國內連署禁掉山豬吊! https://forms.gle/en9RYeeyjQTNfRCz5 👉【國際連署🌎】 加入國際聲援禁用山豬吊! https://reurl.cc/aZRne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在推動禁用山豬吊的連署,透過街頭宣導與網路宣傳,累積公眾的聲音,持續對相關單位施壓,未來也會進一步進行科學與政策調查,尋找出最佳解方。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專業的科學調查,取得有利證據遊說政府。
2025.03.16
《痛失手足》台灣第一本山豬吊調查報告
當我們推動「禁掉山豬吊」的倡議時,心中明白這是一場艱難但絕對必要的行動,而且勢必困難重重。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關注動物受困山豬吊的問題,從街頭推廣、議題倡議,到政策對話,我們一步步走來,越深入了解,越清楚這不只是動保議題,更是一場橫跨文化、法規與生態正義的社會挑戰。 ▋ 一場注定艱難的倡議之路 山豬吊是一種無差別、殘忍的金屬陷阱,使用彈簧與鐵絲製成,動物只要一踩中就會被套牢,愈掙扎套索愈緊,皮肉撕裂、血液阻斷,最終壞死或活活渴死。受害的往往不只是山豬,還包含犬貓、山羌、山羊,甚至瀕危的台灣黑熊。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無法沉默。 然而,當我們試圖推動「禁用山豬吊」的政策時,很快就遇到各式各樣的阻力與挑戰: 文化與族群敏感性:部分原住民群體視山豬吊為傳統技藝與狩獵工具,我們的倡議容易被誤解為否定文化傳統。 農損灰色地帶:許多陷阱以「農損防治」為名設置,然而實際卻用來濫捕並販售野味,造成法規執行困難。 執法困境與監管落差:山區陷阱難以即時掌握,非法設置與查緝成本高,讓山豬吊長年處於「難管制、難追查」的狀態。 社會大眾資訊不足:山豬吊對動物的傷害不像家犬家貓那樣容易被同理與關注,社會對此議題的了解普遍不足。 倡議者被邊緣化:動保團體常被抹黑批評「不食人間煙火」、「太感性」、「不懂地方需求」,因此更需要以科學與理性站穩立場。 這些困難告訴我們:僅靠理念與熱情,遠遠不夠。如果我們要讓政策改變有可能發生,必須把每一個受困動物的悲劇,化為可被理解、可被證實的事實;讓公眾不再只是「動保團體在賣弄悲情」,而是具體知道「這是真的事情、嚴重的事情、可解決的事情」。 ▋ 沒有研究資料,就沒有改變 於是我們開始尋找:台灣有沒有一本關於山豬吊的完整調查報告?我們翻遍期刊、查閱公文、詢問相關單位與團體,驚訝地發現:這麼長期、這麼廣泛的問題,竟然從未被有系統地整理過。資訊非常零碎、分散在不同媒體報導、個人經驗或動保團體的片段紀錄中,難以拼湊出一個完整全貌。 我們意識到,若要讓社會與決策者了解這場危機的規模、機制與破壞力,就必須有人站出來,把這些碎片整合成一份有架構、可檢視、可引用的報告。我們決定由協會團隊親自投入這項工作。 ▋ 半年深耕,終於完成台灣第一本山豬吊調查報告 於是,我們用超過半年的時間,投入資料蒐集、交叉比對、田野調查與制度法規檢視,終於完成台灣第一本專門針對山豬吊的調查報告:《痛失手足——山豬吊的嚴重危害》。 這本報告包含: 超過百起動物受困山豬吊的案例整理與統計分析 台灣現行法規對陷阱設置的適用與缺口 原民狩獵與農損防治條款之間的灰色地帶探討 私宰山豬、野味販售與公共衛生風險(如E型肝炎) 所謂「改良式獵具」的實際效果與爭議 可行的替代方案方針與改善的施力點 這本報告不只是為了動物權而寫,更是為了讓社會回應一個核心問題: 我們願意忍受多少殘酷,只為了「維持現狀」? ▋ 科學與民主,是改變世界的左右手 一本調查報告,是科學證據的立足點;但真正推動改變的,是民主社會裡眾人關注的力量。 我們誠摯邀請你下載並閱讀這本報告,不只瞭解山豬吊對動物與生態造成的痛苦與威脅,更一起加入推動政策改變的行列。這是我們為動物所能做的最基礎也最具力量的事:讓真相被看見,讓正義有依據,讓改變有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在推動禁用山豬吊的連署,透過街頭宣導與網路宣傳,累積公眾的聲音,持續對相關單位施壓,未來也會進一步進行科學與政策調查,尋找出最佳解方。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專業的科學調查,取得有利證據遊說政府。
2025.03.27
【投書】談「山豬吊」法規漏洞
俗稱「山豬吊」的套索陷阱,多年來在台灣山區氾濫成災,甚至連台北近郊烏來都能看到。這種陷阱主要由「踏板」、「套索」和「彈簧」構成,一旦踩到踏板,周圍的套索就會立即將動物的手腳套住。動物為求生而奮力掙扎,但掙扎的力道與彈簧施壓的力道成正比,愈是想要逃離,套索就勒得愈緊,導致血液無法流通而讓組織壞死,接著腐爛而見骨。動物承受著強烈的痛楚,期間會啃咬、扯斷肢體,或者渴死、餓死。受害的動物除了犬、貓、山羌,還有保育類動物台灣黑熊、長鬃山羊、穿山甲和石虎。這是一隻只剩後腳的「袋鼠貓」,無法再正常行走跑跳,加劇了求生的難度。 ▋ 為什麼陷阱可以到處放?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7條明令,除了「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獵捕野生動物要申請許可證。既然獵捕野生動物有受到管制,為何有這麼多的「山豬吊」?依「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統計,自2024年的1月到4月,僅在四個月的期間有通報的數量就將近60例(其中15例不確定是山豬吊或捕獸鋏),平均兩天一次「山豬吊」的死傷事件。 這是因為野保法第21條也提及,除了保育類動物之外,一般類野生動物「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可以獵捕。 亦即放置「山豬吊」獵捕野生動物違法,但如果是為了防範「農損」,就可以例外使用而不須申請,顯然山豬吊氾濫是受到這一法規保障。 ▋ 農損確實如此嚴重,還是夾雜其他因素? 野保法「原則禁止,例外使用」,是為了保障農民的生計,但台灣的「農損」有多到必須讓「山豬吊」氾濫擺放而不斷傷及無辜?如是,那麼問題已不在需要「山豬吊」來做防範,而是台灣的「領地重疊」問題嚴重到須立即列為首要國策;如不是,那麼「山豬吊」的氾濫問題就應當追索其他因素。 在「山豬吊」不斷傷害動物的同時,另一處也在進行「私售野味」的商業行為。《野生動物保育法》明文規定「私售野味」違法,卻也能在某些平台看見開價山豬肉一台斤350元。 這當中是否具有「打著農損之名,行盜獵之實」,或「仗著農損之實,掩野味之利」的牟利動機?「山豬吊」的貢獻究竟是在幫助農民避免農損,還是在幫助非法販售者獲取錢財? ▋ 保障農民與原民的同時,也成全了虐待的現象 究竟擺放「山豬吊」有多少屬於確實的農損,又有多少是為了牟野味之利,在政府對「例外使用」毫無管理的情況下,無法確知。可以確定的是,基於人類無法妥善處理「農業擴張」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無法杜絕透過動物來牟利的行為,動物受困於「山豬吊」卻又遭致漠視,是一種變相的虐待。儘管保育類動物明令不可捕捉,但山豬吊是「無差別陷阱」,即使是瀕危的物種台灣黑熊,光是在2023年至2024年兩年間,就有4隻因此死亡。 今年7月12日的公投提案:「你是否同意全面禁止含金屬材質之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之使用、持有、販售、製造、陳列及輸出入。」便是為動物的苦難而發起。實則防止農損的方式多樣,那麼在非必要使用且殘忍的情況下,眾人應當會對「全面禁用」有高度的共識。 然而,9月24日的聽證會指出,這項公投提案與《原住民基本法》相牴觸:從原基法來說,「全面禁止山豬吊」會危害到原住民獵捕野生動物的權利,儘管王光祿事件所產生的「大法官釋字第803號解釋」,提及「原住民從事狩獵活動之文化權利保障與環境及生態之保護應並重」,但其中的「保障」與「保護」應如何看待?在欠缺共識的情況下,陷入各自有理的交流困境。在這樣的發展下,就不只是虐待動物無法可管,而是當前的「野保法」與「原基法」都為虐待的現象提供了保護網。這是今年10月9日通報受困於「山豬吊」的台灣黑熊,「右前掌因受困套索導致掌股斷裂」。 ▋ 能否化解膠著的關鍵,是台灣看待生命的態度 林業署雖然對「山豬吊」事件有積極應對,2020年開始推行「改良式獵具」,將山豬吊的踏板縮小,讓成年黑熊不會中陷阱,但幼熊與其他動物依然難以倖免。只做「改良」而非「禁止」,是因為「山豬吊不宜全禁用,恐轉地下化不利管理」。 但「禁用後的不利管理」與「例外使用毫無管理」孰輕孰重,答案顯而易見。 在台灣尚無法從源頭管理「領地重疊」與確實查緝「私售野味」的當前,終止這一切亂象最為經濟的做法,是修法直接禁用「山豬吊」。而能否化解膠著的關鍵,實則不在法律之爭,而是台灣看待生命的態度。不論法規如何訂定,或者執行面有多少困難,一旦產生了生命遭致苦難的情形,就應該做出改變。 在這起「山豬吊」的事件中,應當讓步的不是動物,而是人類要以保障動物為先,在此之下思索共榮之道。能夠跳脫「人類中心主義」而檢視發展所帶來的破壞與傷害,始是先進國家的證明。這是今年10月9日通報受困於「山豬吊」的台灣黑熊,「右前掌因受困套索導致掌股斷裂」。 原文刊載於 關鍵評論網 〈談「山豬吊」法規漏洞:套索陷阱氾濫成災,是避免農損還是助業者私售野味?〉2024/12/05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45698 👉【國內連署🇹🇼】 加入國內連署禁掉山豬吊! https://forms.gle/en9RYeeyjQTNfRCz5 👉【國際連署🌎】 加入國際聲援禁用山豬吊! https://reurl.cc/aZRne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在推動禁用山豬吊的連署,透過街頭宣導與網路宣傳,累積公眾的聲音,持續對相關單位施壓,未來也會進一步進行科學與政策調查,尋找出最佳解方。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專業的科學調查,取得有利證據遊說政府。
2025.03.16
一文完整詳解山豬吊爭議
台灣山區野生動物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而「山豬吊」陷阱正是造成大量動物受害的元凶之一。這種獵具不僅會導致山豬痛苦掙扎,還對犬貓、山羌、山羊甚至瀕危的台灣黑熊造成無差別傷害。許多動物因掙扎而血肉模糊,甚至活活餓死、渴死。更嚴重的是,山豬吊的濫用,助長了非法獵捕與野味黑市交易,破壞生態平衡。本文將深入探討山豬吊爭議的五大關鍵問題,並說明為何應該全面禁用這種殘忍的陷阱。 ▋ 遍山三腿狗,全台最慘風景 「當動物觸發陷阱,套索就會愈收愈緊,然後這樣:變成三腿狗。」 「我知道,我在山上看過。」 這是在街頭推廣「山豬吊禁用連署」所發生的真實對話。原本擁有四條腿而能奔跑的狗狗成了殘疾的三腿狗,甚至有只剩後腿的「袋鼠狗」,慘不忍睹。 當動物踏到「山豬吊」後會被套住,一開始先阻斷血液流通而讓組織逐漸壞死,接著皮肉腐爛而見骨,若是再用力掙脫,高切割力道會直接切斷手腳;儘管未到斷肢,往往在救援後也必須截肢。同時,山豬吊時常在放置後無人管理,導致動物長時間受困,為掙脫而啃咬獵具或肢體,無法脫離的動物就只能渴死、餓死,直至發出屍臭味。 圖片來源:TAEA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 愈想逃生,就愈往地獄走 「山豬吊」能有這麼高的切割力道,是因為山豬吊的構件比一般獵具還要剛硬與複雜,主要由「踏板」、「套索」和「彈簧」組成,全名「含金屬材質之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是台灣近十年才出現的獵具。 獵人會將山豬吊埋在土裡,一旦動物踏到「踏板」,踏板周圍的「套索」會立即套住動物,此時踏板便無作用而掉落一旁。動物被套住後會不斷掙扎,但掙扎的同時「彈簧」也不斷加壓而讓套索不斷緊縮,斷肢殘疾由此產生。 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 ▋ 救也救不完的動物悲歌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追溯「山豬吊」所形成的死傷事件,截至2024年4月,近10年的時間共有624隻受害動物。再依南投縣關懷動物協會統計,自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僅在南投縣埔里鎮、魚池鄉、國姓鄉、仁愛鄉四個地區,受困山豬吊的犬隻,有附照片、地點等完整資料者,就高達128例;若加上通報而未有照片者,合計高達250例。 可以確定的是,山豬吊的危害至少從2014年已經開始,至今仍未停止,並且仍有諸多未知黑數。台灣野生動物的死傷實況遠遠高於624、250,以及任何一個統計出的檯面數字。大量動物受困陷阱而在山間哀鳴四起,許多單位為了救援動物不斷奔走,付出大量的人力與資源,然而,陷阱帶來的悲劇卻依然層出不窮。 圖片來源:南投縣關懷動物協會 ▋ 就連台灣黑熊,都躲不掉的一場浩劫 台灣特有亞種「台灣黑熊」,是代表台灣的國家級動物,也是瀕危物種。光是2023年和2024年,就有4隻台灣黑熊因「山豬吊」死亡。同樣瀕危的石虎,也是山豬吊的受害物種;除此之外,同屬保育類的台灣穿山甲、長鬃山羊和水鹿也在傷亡名單中。 就連保育類動物也成了山豬吊的受災戶,是因為山豬吊是「無差別」陷阱,雖然是針對山豬設計,但套索的形式無法過濾物種,導致時有保育類動物受害的情況產生,加劇保育工作的難度。尚有山羌、水牛、獼猴等一共十二種的台灣動物,都因「山豬吊」而身處險境。山豬吊不只虐待動物,還嚴重破壞台灣生態。 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 ▋ 是救下來了,然後呢? 受害動物能為人知曉,是因為有地方單位紀錄、救援機構搶救或記者報導,仍有未通報的傷亡情況不可知。縱使在動物渴死、餓死之前成功救下動物並醫治,但山豬吊的「金屬套索」會嵌入動物的皮肉,加上長時間受困導致組織壞死,高機率需要截肢。 殘疾讓動物無法像從前一樣快速反應,無法避開或逃脫野外障礙,覓食比從前更為困難,也降低了繁衍的可能。以台灣黑熊來說,黑熊跟人類一樣有五隻指頭,一旦爪子、手指斷掉就無法再長回來,讓爬樹、抓握物品等簡易的事變得困難,加劇了生存的難度。因此並不是救下動物便穩定了生態,還要納入後續發展。而山豬吊就算不是讓動物一次性致死,也是不斷削弱動物的整體健康,降低牠們的生存能力,將其推向死亡的邊緣。 因山豬吊被夾斷四指的台灣黑熊「達古阿里」。 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中時資料照 ▋ 領地之爭,是台灣應當正視的課題 台灣雖然有「野生動物保育法」為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利做出保障,但「農損防治」成為了例外條款,可以因為「農損因素」獵捕野生動物。除了保育類要事先申請或事後回報,一般類動物完全沒有納入管理。 因為「農損」而捕捉野生動物聽來合理,確實農業是國家之本,而耕種實屬不易,若加上害獸侵擾無疑是增添壓力。但台灣對於「開發」這件事的思考,欠缺「建設」與「停止」兼具的雙向思維,多數有著開發即具正當性,宰殺動物即是合理的觀念。我們很少想過,究竟是來吃農作的動物是害獸,還是侵擾動物家園的人類是害獸?也很少想過,是否多給動物一點生存空間,或者使用較為友善的防治方式來達到共贏。從放任「山豬吊」任意擺放多年,以及寬鬆到幾乎不見查緝的「私售野味」來看,「領地之爭」的課題不但未進入台灣視野,還普遍是立足在支配動物的不良風氣上。 ▋ 人類為自身之利,無視動物苦難 比起捕籠,套索陷阱攜帶更為方便,捕捉也更有效率,加上山豬吊的「金屬套索」質地剛硬,「彈簧加壓」極其牢固,讓動物難以逃脫,也就成了捕捉野生動物的絕佳利器。 「山豬吊」氾濫成災,除了是因為盜獵者要用其獵捕動物而「私售野味」,也存在著一邊出於農損因素捕捉,一邊再將其私宰售出的情況,甚有刻意餵食以誘捕的情形。獵人可自行喊價,獲利相當可觀。那麼山豬吊的功用至此變得模糊,山豬吊的貢獻究竟是在幫助農民避免農損,還是在幫助盜獵者利用動物賺錢? 圖片來源:「職業抓山豬公會」臉書專頁 ▋ 雖然違法,但政府無力查緝 盜獵者盜獵動物必然違法,那此種出於農損因素而獵捕出售的灰色情形是否違法?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 「野生動物之活體及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產製品,非經中央主管機關之同意,不得輸入或輸出。」 第51條: 「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未經中央主管機關之同意,輸入或輸出一般類野生動物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既然私售野味違法,為何仍有諸多販售的情況存在?除了因為罰鍰極低,一兩頭野豬就能回本,還在於無力查緝。2023年CTWANT「染血山豬財1/年宰百隻山豬賺翻獵人成英雄 滿地刑具全山生靈陪葬」的報導指出,曾有志工「檢舉過私宰,中央、地方都檢舉過了,但沒有一個單位受理。」「志工們曾以獵人在臉書販售山豬肉的貼文當作證據檢舉,卻得到『要拍下宰殺全過程才能成案』的回應」,法規成為虛設。 ▋ 改良山豬吊,還申請專利 當前對於「山豬吊」出售的管制,是「新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早已施行「任何人不得於本市內製造、販賣、陳列、出租、出借或使用獸鋏或金屬材質之套索陷阱。」而「動物保護法」則在草案中新增不得以「含金屬材質之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捕捉動物,且「任何人不得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但尚未通過。換言之,除了新北市不得販售,其他地方並沒有立法管制。 除了仍可在購物平台、臉書社團看見山豬吊的販售,也能看到業者研發後申請專利,上圖即為2024年11月01日公開核准的專利頁面。業者改良理當不是出於友善動物的動機,而是朝向更能牢固獵捕的方向。面對山豬吊所帶來的生態浩劫,就「使用」上來說有「防治農損」、「原民狩獵」的例外條款,就「販售」上來說除了新北立有法規,其餘地區都欠缺管制,甚有改良的民間風氣,使得眾人面對山豬吊的危害更加束手無策。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 ▋ 不可大意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人畜共通傳染病」大家並不陌生,鼠疫、狂犬病、狂牛症和禽流感,都曾對人類帶來危害,2003年嚴重影響台灣的SARS,也是經由中華菊頭蝠散布冠狀病毒。除此之外,「豬」也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一員,如「炭疽病」和「E型肝炎」。 「炭疽病是一種由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發生在草食性家畜或野生動物如山羊、綿羊、牛、馬及豬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E型肝炎則在日本有多起病例,儘管各國都有將肉煮熟則無疑慮的呼籲,但日本亦有食用「燒烤野豬肉」依然致病的情況。 除了野豬,鹿肉也是E型肝炎的常見來源。盜獵行為本身就是散布病毒的途徑,而「山豬吊」的便利性,正強化了盜獵而傳播疫病的風險。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E型肝炎病毒圖 ▋ 染病後會發生甚麼事? 造成歐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黑死病」即是「鼠疫」,感染後「其敗血症進展快速,有寒顫、發燒、嚴重頭痛、噁心、嘔吐的症狀,有時嚴重時會在48小時內死亡。患者全身皮膚成紫黑色,因此鼠疫又叫黑死病。」(宏恩醫院)近代形成恐慌的SARS,則是「突然發燒(>38℃)、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胸部X光發現肺部病變。其他症狀為:頭痛、肌肉酸痛、倦怠、 腹瀉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炭疽病則是有「皮膚型炭疽」、「吸入型炭疽」、「攝入型炭疽」和「注射型炭疽」四型,均可提升成「全身性炭疽病」,導致多重器官功能障礙,造成敗血症和腦膜炎,具有一定的致死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而「E 型肝炎是一種重要的病毒性傳染疾病,除了可造成無症狀感染、急性黃疸型肝炎外,甚至會引起急性肝衰竭而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治療黑死病的瘟疫醫生 ▋ 尊重大自然,也是在保護自己 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員林大利所撰寫的〈不健康的地景:農業擴張與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文章中提及:會感染人類的病原體有1,407種,約有58%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並且在1,407種病原體當中,有177種(約13%)屬於新興傳染病,其中高達130種(約73%)是人畜共通傳染。 文中亦引用「倫敦動物學會」的研究成果,指出「1940年至2004年間三百多起的新興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大約占60.3%。」並且「約有71.8%的病原體來自野生動物」。換言之,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不只是導致「棲地破碎化」而破壞生態鏈,還不斷觸及未知的病原體,讓原本只是潛藏在野生動物的病原體傳播至人類之間,在免疫系統無法抗衡的情況下,便不斷爆發疫情。因此尊重動物而不濫捕,除了是替動物著想,也是在保護人們的安全。 ▋ 政府積極應對,卻是無效應對 「山豬吊」頻頻讓台灣黑熊受困,政府為此推出了「改良式」的山豬吊,與舊有山豬吊的差異主要有二:一是將「踏板」縮小至12公分,二是增設「止滑套」。前者目的在避免成熊誤踩,然而,縱使成年黑熊不會被套住,也會因此「斷指」,嚴重影響之後的求生能力,更不要說幼熊與其他小型動物依然難以倖免。後者目的在讓套索可以給出保障空間,使其不會無止盡緊縮。但保障空間是否足以防止殘忍的虐待情況,以及哪些動物能因此受到保護,實際情況為何仍有待驗證。 政府雖然對此有積極應對,讓民眾可以免費領取「改良式山豬吊」,但自2020年推廣以來,動物受難於山豬吊的慘況並無改善。這之中是因為發放的數量太低,還是有前往領取但是不想使用,或者使用改良式獵具依然多有殘忍問題,欠缺明確與透明的資訊無從判斷。只能確定的是,在多年的推廣後並未減少傷害,「山豬吊」所形成的生態浩劫,仍持續發生。 圖片來源:林業署網站 ▋ 管理量能有足夠嗎? 2024年由「台灣動物共生聯盟」發起的公投提案:「你是否同意全面禁止含金屬材質之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之使用、持有、販售、製造、陳列及輸出入。」順利獲取民眾的支持而通過第一階段,但在9月24日所舉行的聽證會中,引發多項爭議,最終提案因牴觸「原住民族基本法」中所保障的狩獵權益而遭到駁回。 在多項爭議中,其中一項是認為禁用山豬吊會形成「地下化」,因此不應全面禁用,也由此產生了應以「管理取代禁用」的應對辦法。「管理」固然是理想選項,但若是管理確實有效,也不會產生如此嚴重的死傷事件,從而提出要禁用的訴求。頻繁上演的動物悲劇也顯現出當前除了禁用,沒有更為快速的止血方式,透過「法」來型塑觀念、取締違法,是相對經濟的做法。 ▋ 日本的對治方式? 日本與台灣一樣也有嚴重的人獸衝突問題,但日本對於獵捕野生動物有嚴格的管理,成為獵人除了要考取執照,依據網捕、陷阱、槍枝做執照分類,獵捕動物也要向當地繳交狩獵稅,並且受季節規範。對比之下,台灣對於「獵人」這一身分沒有審核,只要原民申請狩獵,或者農民持著農損的名義便可捕捉,傷及無辜之外也為不法獵人打開方便之門。 另一方面,日本雖然有狩獵制度,但也不是依賴狩獵的方式來處理農損,「電圍網」的技術與應用在日本就相當成熟,針對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架設高度,起到專業防護。而台灣所推廣的「電圍網」雖然也是赴日取經,但僅是因應獼猴之亂而起,和日本做全面性規劃的思考方式,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圖片來源:日本環境省網站 ▋ 加入連署,支持禁用山豬吊 山豬吊不僅殘害動物,還助長盜獵與違法交易,危害生態與公共衛生。我們無法再對這場無聲的悲劇視而不見!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發起「禁掉山豬吊」連署行動,我們需要您的聲音,讓政府正視問題,立法終結這種殘忍的狩獵方式。請立即加入連署,為動物發聲,讓台灣的生態環境更友善、更永續! 👉【國內連署🇹🇼】 加入國內連署禁掉山豬吊! https://forms.gle/en9RYeeyjQTNfRCz5 👉【國際連署🌎】 加入國際聲援禁用山豬吊! https://reurl.cc/aZRne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在推動禁用山豬吊的連署,透過街頭宣導與網路宣傳,累積公眾的聲音,持續對相關單位施壓,未來也會進一步進行科學與政策調查,尋找出最佳解方。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專業的科學調查,取得有利證據遊說政府。
2025.03.16
山豬吊的五大爭議
為什麼山豬吊應該被禁用?兩分鐘快速掃描 ▋ 爭議1:殘忍虐待 山豬吊的捕捉方式極其殘忍,對動物造成極大的痛苦和傷害。 山豬吊利用金屬套索高強度的切割力,會深深嵌入動物的四肢或頸部,隨著動物愈加掙扎,套索就愈收愈緊,形成嚴重的傷口和疼痛。許多動物為了求生而不斷掙脫,卻因此被扯斷肢體。 此外,獵人還會放出獵犬圍捕受困的動物,獵犬往往會撕咬無力抵抗的受害動物,進一步加劇牠們的痛苦。不少動物因受困於山豬吊,最終渴死、餓死或因重傷死去。 山豬吊這種捕捉方式不僅違反動物福利原則,還極其殘忍,應該全面禁止使用。 ▋ 爭議2:破壞生態 山豬吊不僅讓動物經受長時間的痛苦,還是一種「無差別」的陷阱,對所有生物都構成威脅。這種捕捉工具設置後無法過濾目標,任何接觸到的動物都會受困,包含山豬、其他野生動物,甚至是家養寵物。 近兩年內,台灣已經有4隻珍貴的台灣黑熊因誤觸山豬吊而死亡,諸多的犬、貓、山羌、穿山甲與石虎等動物,也因為誤觸陷阱而失去生命。 山豬吊帶來的生態災難讓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對瀕危動物的保護工作更是造成極大的阻礙。這種無法分辨目標的陷阱極其殘忍,既不人道又對環境有害,應該全面禁止使用。 ▋ 爭議3:助長盜獵 依法來說,山豬吊是「原則禁止,例外使用」,但「例外使用」並沒有對應的管理。 根據規定,除了原住民的傳統狩獵活動外,其他人「例外使用」不需要申請,導致許多人以「避免農損」為由,濫用山豬吊進行盜獵。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許多不法分子利用這個漏洞濫設山豬吊,捕獵並販售野生動物,破壞生態平衡。 山豬吊不僅使目標動物承受極大痛苦,也無差別地威脅其他野生動物和家養寵物的生命安全。為了避免法規成為盜獵的便利工具,也避免山豬吊造成殘忍虐待與破壞生態的危機,應該全面禁止使用。 ▋ 爭議4:染疫危機 當前法規開了一個非法盜獵的缺口,由此產生私售野味的亂象。 雖然法律明文禁止販售野味,但使用山豬吊捕捉山豬並販售野味的情況依然屢見不鮮,盜獵者每年通過販售野味可獲得上百萬的不法收入。 未經檢疫的肉品可能攜帶疫病,一旦流入市場,會增加食物安全風險,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威脅。為了動物的生存權利、保護台灣的生態平衡,以及你我的健康,應該全面禁止使用山豬吊。 ▋ 爭議5:配套無效 由於山豬吊不斷傷及保育類動物台灣黑熊,政府推動了改良版的山豬吊,將踏板縮小以避免黑熊踩到,但這並未解決其殘忍性與對生態的危害。 改良版的山豬吊依然會傷害幼熊及其他小型動物,例如犬、貓、山羌、穿山甲與石虎等,這些動物一旦受困,可能遭致斷肢,甚至是死亡。 此外,即使是成年黑熊也可能因為山豬吊而斷指,直接影響牠們的覓食和求生能力,進一步威脅珍貴物種的存續。 在當前政府無力管理的情況下,支持連署,透過公民力量啟動修法程序,便是最好的選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在推動禁用山豬吊的連署,透過街頭宣導與網路宣傳,累積公眾的聲音,持續對相關單位施壓,未來也會進一步進行科學與政策調查,尋找出最佳解方。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專業的科學調查,取得有利證據遊說政府。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