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的千里大逃亡 (下)
(承上篇) 這兩隻狗,連捕獵都不會,但他們的眼神告訴我——他們被人類折磨過,他們需要我。“跟著我,別鬧出太大動靜,”我對他們說道。“野外可不比你們那冰冷的實驗室,這裡沒有任何東西會手下留情。”我教 Snitter 和 Rowf 如何在野外生存,但我知道,自由不是這麼容易得到的。 當我們被追捕者逼到懸崖邊時,看著他們恐懼又帶著一絲希望的眼神,我決定犧牲自己。“你們快走,這裡交給我。活下去,不要回頭。”我奔向追捕者,為牠們爭取最後的生機。 在《瘟疫犬》動畫電影中,最明顯站在 Snitter 和 Rowf 這邊的角色是 Tod,一隻擁有喬迪口音的野狐。他幫助 Snitter 和 Rowf 學會在野外生存,對於兩隻從實驗室逃出的狗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並不具備野外的生存技能。Tod 也是唯一理解牠們困境的動物角色,在實驗室裡成為研究開發的犧牲者,而在外面世界成為恐懼下的迫害者。 文章開頭的對白在講述影片的後半部分,Tod 犧牲自己來幫助 Snitter 和 Rowf 逃脫追捕。他的犧牲象徵著在無情世界中的一絲善意。 人類帶給動物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D(絕望)=S(痛苦)-M(意義) 這個公式,出自於曾被囚禁在集中營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來自於他的著作《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的核心哲學。Despair equals suffering without meaning。 在《瘟疫犬》中,Snitter 是代表希望的角色。即便經歷過實驗室的折磨和痛苦,Snitter 仍然懷抱著對未來的期待。他相信自己能找到新的家園,過上自由的生活。這種信念使他能夠承受在逃亡過程中的痛苦。 這與弗蘭克爾的理論相符。比如一位運動員在準備比賽期間,經歷了身體上的極限訓練和心理壓力,但因為他心中有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自我成就的追求,這些痛苦都被賦予了意義,因此他不會絕望,反而會更加努力。然而,如果這名運動員失去了目標或受了重傷,不再能夠參加比賽,他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失去了價值,進而陷入絕望。Snitter 的例子正是對這一理論的詮釋,牠的痛苦因為內心的希望而轉化為一種可以承受的生存挑戰。 Rowf 原本是對人類失去信任、充滿憤怒的角色,在他的眼中,人類只是利用動物進行無情的實驗,並不關心牠們的痛苦與生命價值。在電影結尾,卻鼓勵 Snitter 重拾信心。這一改變反映了 Rowf 在與 Snitter 的逃亡過程中,也逐漸受到 Snitter 的信念影響。即使他不再信任人類,他也開始覺得可能還有其他出路,逃亡或許能帶來一絲生機。 動物是否會感到絕望 現實中有一些案例顯示動物在極端壓力下可能會表現出類似的情感。例如,在圈養環境中,一些海洋哺乳動物,如虎鯨 Tilikum,曾經在長期壓抑和缺乏自由的情況下表現出自我毀滅的行為,甚至攻擊人類。這些行為顯示出動物在無法賦予自身處境意義時,可能會陷入深度的壓力和絕望。 在動物園或馬戲團中長期圈養的大象,由於被剝奪了自然生活環境和正常的社交結構,經常表現出壓力性行為。例如,一些圈養的大象會反覆搖頭、來回踱步,甚至會自我傷害,這些行為被稱為「動物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r)。這些大象在自然界中會與家族成員建立深厚的社交關係,並在廣闊的空間中移動。然而,圈養環境剝奪了這種生活意義,使牠們陷入長期的壓力與絕望中。 動物實驗中的犬類,經常會表現出退縮、無助甚至絕望的行為。當動物被迫長期生活在實驗室中,無法預見或理解所承受的痛苦,牠們會失去抵抗意志,表現出極端的無助狀態,這與人類的「習得性無助」相似。這些犬類無法賦予牠們的處境意義,因此陷入精神崩潰的狀態。 動物能否賦予痛苦意義 動物能感知痛苦,但不具有人類的高度的認知能力、複雜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想像力,也無法像人類一樣有意識地進行抽象思考。牠們的行為更多是基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應,目的是逃避或減輕痛苦。動物無法理解自身的處境,更無法通過哲學或精神層面的建構來賦予這些經歷意義。因此,當動物長期處於無法逃脫的痛苦中,牠們會表現出壓力性行為、自我傷害或無助,這些行為反映了牠們對痛苦的無法應對。 動物權益運動持續推進,喚醒世界的良知 民調顯示,結束動物實驗是歐盟公民的首要任務:近四分之三(72%)的人認為歐洲委員會應該制定具約束力的目標和期限,逐步淘汰動物實驗。這一觀點也反映在近期推出的「拯救無殘酷化妝品」歐洲公民倡議中,該倡議旨在致力於建立一個無動物實驗的歐洲,並在不到三週內已經收集了超過 12 萬份簽名。 這項決議動議還得到了超過 100 位科學界重要人士的支持,並且獲得了「 European Consensus Platform on Alternatives」的響應。他們相信,透過定義共同優先事項、資金分配以及跨學科與部門的合作,行動計劃能促進向無動物科學的過渡。 為了減少這些動物的痛苦,美國環保署(EPA)已承諾到 2025 年將減少 30% 對哺乳動物研究的需求,並計劃到 2035 年完全取消哺乳動物實驗的需求和資助。這標誌著向無需動物實驗的安全測試邁進的一步,減少動物的痛苦和絕望,為人類與動物的未來創造更具同理心的科學實踐。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2024.10.05
實驗動物的千里大逃亡 (上)
“我拼命游著,身體隨著每一下拍打的水花愈發沉重。耳邊的聲音逐漸模糊,只剩下潮水的拍打聲,像實驗室裡那些冰冷的機器運轉時的嗡鳴。我一直在逃,可我到底是在逃離,還是回到那個痛苦的源頭?頭頂的疤痕隱隱作痛,每一次刺痛,都像是那些白袍人往我的腦袋裡塞進了什麼可怕的東西。我知道,這海面上的島嶼,或許只是我的幻覺,就像那一次我相信主人還會來接我一樣。Rowf 跟隨著我,哪怕他的每一次划水都充滿恐懼。我想告訴他,或許我們追尋的島嶼根本不存在,但他比我堅定——他看見了那座島。他看見了嗎?。” 《瘟疫犬》是一部 1982 年的動畫冒險劇情片,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理察·喬治·亞當斯(Richard George Adams,1920年5月9日—2016年12月24日)在 1977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他也是很堅定的動物權利倡導者。這部影片通過動物研究機構用來進行實驗的動物視角,深刻探討了動物實驗的殘酷現實。它觸及了自由與囚禁、希望與絕望之間的複雜張力,揭示了人類對動物的控制和支配慾望。作為故事的兩位主人翁,Rowf 是一隻拉布拉多混種犬,Snitter 則是一隻狐狸梗,電影的最後 Snitter 和 Rowf 消失在大海裡的迷霧中,沒有人知道究竟島嶼是真實的存在,抑或只是海市蜃樓。 這部電影的結局讓筆者想到 2010 年由著名的英國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 推出的電影《全面啟動》,都以模糊而開放的結局作為終點。故事的重點並非結局本身,而是角色在追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與觀眾的情感參與,將解讀的權力交還給觀眾。導演並不急於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希望觀眾能夠自行探索,帶著問題走出劇院,進而思索更深層的主題:夢境與現實的界限,或是希望與絕望之間的模糊地帶。直到現在的十幾年後,《全面啟動》的結局至今仍激發觀眾不斷探討。是否,我們還在做夢? 知名電影公司 MGM 推出的首部成人動畫電影 引發對動物實驗的道德反思 在動物實驗的倫理議題中,動物的生命權與人類的科技進步之間往往存在著深刻的矛盾。《瘟疫犬》這部 1982 年的動畫電影,通過兩隻實驗犬——Snitter 和 Rowf 的逃亡故事,讓觀眾直面這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動物實驗的殘酷 《瘟疫犬》最直觀而強烈的主題是對動物實驗殘酷性的揭示。片中的兩隻實驗犬被實驗室用來進行極端的實驗——Rowf 多次被溺水再復活,而 Snitter 則接受了腦部手術,導致他出現幻覺。這些情節深刻反映了動物實驗中,動物無法選擇自己命運,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不可逆的傷害。Rowf 曾說過:「我再也不相信人類,他們只會帶來痛苦。」這句話正是對動物在實驗中遭遇的折磨的控訴。 現實中,動物實驗依然廣泛存在,根據歐洲的研究數據,當今的動物實驗使用的動物總量相比 1970 年代減少了大約 60%。但根據「善待動物組織」(PETA)提供的數據,全球每年仍有超過一億隻動物被用於各種實驗,其中包括猴子、兔子、狗和老鼠。許多動物在實驗中遭受極大痛苦,最終死亡,可以想像在 1970 年代之前,實驗動物的數量是多麼龎大的數字。儘管某些實驗是為了推動科學進步,但對於動物權益倡導者而言,這些行為顯示了人類在科技發展過程中對生命的漠視。 2. 人類與動物的關係 通過 Rowf 和 Snitter 的逃亡故事,探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複雜關係。Snitter 對人類有著依戀,他曾有過一位主人,並一直相信人類中仍有善良的一面。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Snitter 在無意中誤殺了一名男子,這讓他深感絕望,說道:「也許這一切都是我的錯,也許我不該逃走。」斯尼特的內疚感反映了他對無意害人的後悔,而這次意外加劇了人類對他們的誤解和恐懼,讓人類將牠們視為威脅,進而開始進行不理性的追捕行動。 現實中,許多動物與人類建立了緊密的關係,從與人親密的同伴動物到野外保護計劃,人類對動物既有保護也有剝削。近年來,像「馬戲團使用野生動物」這類話題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在台灣,2024 年 7 月新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正式公告,將水域和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一併納入管理範疇,規範不得進行不當展演或與人互動的行為。這一舉措標誌著海洋及陸域保育類動物表演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這些動物往往在非自然環境中被強迫進行訓練和表演,與人類的互動更多是出於控制和利益,而非尊重。這與 Snitter 的渴望形成鮮明對比,提醒我們重新審視何謂動物動物平權與執行的辦法。 3. 自由與逃避的悖論 《瘟疫犬》中,Rowf 和 Snitter 的逃亡象徵著尋求自由的渴望。當他們終於逃出實驗室時,Rowf 曾說:「我們終於自由了。」然而,野外的生活並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美好,他們必須面對飢餓、疲憊和來自人類的追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以為逃離實驗室意味著真正的自由。」逐漸變成了另一種囚禁,因為他們無法真正擺脫人類的影響和控制。 像海洋世界中的圈養鯨魚,表面上看來這些動物在寬敞的水池中有著一定的「自由」,但事實上,它們無法回到真正的自然環境。《Blackfish》是一部 2013 年上映的美國紀錄片,由 Gabriela Cowperthwaite 執導,探討了圈養虎鯨(殺人鯨)對牠們的心理和行為影響,並指出長期的圈養和表演壓力如何導致虎鯨出現攻擊性行為,最終造成訓練師和觀眾的安全風險。特別是聚焦於鯨魚「泰莉」(Tilikum)的故事。泰莉曾在海洋世界(SeaWorld)引發多起人類死亡事件。 後續海洋世界在 2016 年宣布停止虎鯨繁殖計畫以及不再使用虎鯨表演。 來自外部世界的壓力讓他們無法真正擁有自由,而是始終處在逃避的狀態中。這樣的逃避並不是通向自由的解決方案,反而使牠們陷入更深的絕望與困境。這段情節揭示了「自由」並不僅僅是擺脫束縛,還需要真正能夠在新的環境中生存和適應。 4. 人性與希望的抉擇 從電影的結尾可以看出兩位主人翁對於希望的最後堅持,縱使在島嶼究竟是真實與幻覺之間搖擺。與此同時,當局則認為這兩隻實驗動物可能帶有瘟疫,進而決定消滅牠們, 人類對動物疾病的恐慌經常導致極端措施。在 2020 年丹麥政府因擔心水貂會傳播變異的新冠病毒,決定撲殺數百萬隻水貂。這項政策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因為許多動物可能並沒有感染病毒,但卻成為了人類恐懼的犧牲品。Rowf 和 Snitter 逃亡期間被當成了「瘟疫狗」,即使牠們未必真的攜帶疾病。從很多事實來看,人類相較於動物的地位,往往是位於高處對其他物種採取絕對的控制,當人類面對未知時,基於防禦機制,可能會採取不理性的極端手段,在此動物則成為這種恐懼下的受害者。 2020 年 11 月 21 日,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播和丹麥的水貂撲殺,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發生了一場示威活動。 美國民意調查動物實驗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成長率高達 65% 動物權益團體呼籲減少動物實驗已經許多年,而這些主張也越來越得到大眾的支持。根據 2022 年蓋洛普(Gallup)的一項民意調查,43% 的美國人表示進行動物醫學實驗「在道德上是錯誤的」,而在 2001 年,這個比例只有 26%。 「減少動物實驗對很多人來說有著不同的重要意義,」非營利組織「醫師責任醫學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的研究政策主任伊麗莎白·貝克(Elizabeth Baker)表示,該組織倡導用替代方案取代動物實驗。「動物倫理其實是推動這個議題的一大驅動力。」 筆者在另一篇動物實驗的相關文章「實驗動物用與不用?AI 作為終結實驗動物的救世主與它的難題」說明了除了道德倫理的議題,動物實驗也牽涉了巨大的時間、金錢、人力和動物資源的投資成本。平均來說,藥物開發需要 12 年時間,花費約 24 億美元,且 95% 的藥物候選品在臨床階段會失敗,無法用於人類身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替代動物實驗中心主任 Dr. Thomas Hartung 表示:「我們不是70公斤重的老鼠。」。動物實驗的模型除了有他的局限性之外,也經常無法準確預測人體臨床試驗的結果。與人體試驗的相關性僅約 37% 至 60%。這意味著動物實驗在預測藥效方面表現不佳,幾乎與隨機結果相似。 先進的替代技術超越實驗室裡的動物測試 近年來,科學家們開發了更複雜及準確的方法在實驗室中複製人類生理學。透過紐約時報報導,我們可以得知幾個方法。 器官晶片(Organs-on-Chips):這是一種模擬人類器官功能的微小晶片,能在實驗室中模擬器官內部的動態環境,測試藥物的影響。體外細胞模型(In Vitro Testing):利用人類細胞或組織培養來模擬體內的生理反應,避免使用動物進行實驗。電腦模擬(In Silico Models):通過電腦模擬來預測化學品或藥物對人體的影響。3D列印的組織和器官:使用3D列印技術來製造人類組織或器官,用於測試和研究。 令人振奮的消息是,FDA 把這幾年內申請進入動物試驗或人體試驗的新藥丟給 AI 老鼠模擬,同時進行動物與人體臨床安全試驗,結果顯示動物與人體臨床安全試驗的有效性約 60%,而 AI 老鼠的有效性在 75% 以上。這是 AI 模型 AnimalGAN 在毒理學中可以通過生成替代動物實驗數據來評估化學物質和藥物的安全性。 各國正在立法支持動物實驗替代技術 2021年,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歷史性決議,要求制定一個全歐盟範圍的行動計劃,目標是逐步淘汰動物實驗,並推動以現代技術替代動物實驗的研究方式。該決議要求設定明確的時間表和里程碑,以加速這一過程。議會強調,儘管動物實驗在過去對科學研究和醫療發展做出了貢獻,但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基於人類生物學的技術,如「器官晶片」和電腦模擬,能夠提供更精確的研究數據 。 「這項逐步淘汰動物實驗的行動計劃對人類、動物和環境都是雙贏的局面。歐盟委員會和各成員國必須加緊努力,減少、替代並結束為科學目的而使用和濫用動物的現象。目前,動物實驗仍被廣泛應用在歐盟的許多責任範疇內,因此,必須採取一致的措施來確保在不依賴動物測試的情況下,實現安全和可持續性。我們需要依靠科學,而不是動物來進行研究。」 ——Anja Hazekamp MEP (The Left, NL),歐洲議會議員,動物福利與保育跨黨派小組主席 雖然該決議並非具法律約束力,但對歐盟委員會施加了重大政治壓力,要求其制定相關計劃,並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一過程。 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過《FDA 現代化法案 2.0》,取消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長期以來要求所有新藥申請必須包含動物實驗的規定。2023年5月,馬里蘭州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該法案要求進行動物實驗的實驗室向一個「人類相關研究基金」繳納費用。這個基金將用來為開發不依賴動物的研究技術的科學家提供資助。 《FDA 現代化法案 3.0 》 於 2024 年 2 月 6 日正式提交給美國國會,目前處於審議階段,尚未通過。這項法案旨在推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採用替代動物實驗的非臨床測試方法,如器官晶片和電腦模擬,並建立一個過程來支持這些替代方法的資格認證和應用,目標是提高藥物開發的預測能力,縮短藥物研發時間,並減少對動物實驗的依賴。 (承下篇)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2024.10.04
各國急尋動物實驗替代方案
每年有數百萬隻動物被用於藥物檢測和醫療研究,但約九成的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些動物往往成為實驗犧牲品。隨著動保意識的興起,動物實驗逐漸被視為不人道的做法,許多科學家開始尋找更為人道的替代技術,如組織培養、3D列印、數位模擬和器官晶片。 《科學人》指出,白老鼠因為壽命短且繁殖迅速,是化妝品測試、毒性測試及藥物研發的常用實驗對象。雖然實驗動物曾助科學家在愛滋病與白血病等疾病研究上取得進展,但事實上,逾九成的動物實驗進入臨床實驗的結果均以失敗告終,無法提供有效數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家盧克認為,這是因為人體結構與生理狀況的複雜性,使得動物實驗難以獲得可靠數據。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動物權益組織長期的遊說與社會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反對動物實驗。2022年的蓋洛普民調顯示,43%的美國人認為動物實驗在道德上是錯誤的,相較2001年增加了不少。這些反對聲浪也推動各國政府限制動物實驗,例如歐洲法院在2021年決議逐步取消動物測試,美國也於2022年廢除部分新藥申請必須動物測試的要求,並允許製藥企業使用新技術來測試藥物安全性。 替代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器官晶片」已成為模擬人體器官活動的有效工具,部分研究表明,其信效度甚至超過動物實驗。此外,科學家們還在培養幹細胞生成類器官,或利用3D列印技術模擬人類皮膚,新創企業如「NC3Rs」則開發數位犬隻模型,用於毒性測試。 替代動物實驗的科技是世界趨勢,各國均想拔得頭籌。然而,台灣生技產業從業人員表示,目前國內消費者對動物實驗的認識不足,導致產生擁護動物實驗的攻擊性輿論,很大程度影響了業者投資替代科技的意願,極有可能被鄰國超越。 參考資料: Scientific AmericanThe End of the Lab Rat? The New York TimesCould the Next Blockbuster Drug Be Lab-Rat F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2024.10.03
殘忍動物實驗放任蠅蟲啃食幼犬
2021年10月,美國共24名參議員集體告發,由白宮首席醫學顧問安東尼·佛奇(Anthony Fauci)主導的美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執行的非人道實驗,包括利用溫馴的活體米格魯幼犬,將牠們放進裝滿肉食性沙蠅(Sandfly)的箱子中,任其啃食致死。人權組織『White Coat Waste Project』指出,美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從2018年開始,花費了新台幣約4700萬元對狗隻進行藥物實驗,總共有44隻年僅6至8個月大的米格魯幼犬,慘遭反覆注射藥劑或投餵藥物,數週後更被殺害並解剖,過程中為了減少干擾,甚至割除了牠們的聲帶。 美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過去已有不少爭議事件,包括將寄生蟲注射至實驗用動物體內,並關籠後棄置沙漠,只為了吸引帶有傳染疾病的沙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跳出來緩頰,表示實驗目的是為了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文件,然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回應,表示從不曾要求在犬隻身上,進行人類藥物的研究工作。 其24名參議員共同撻伐中央政府及美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行為,並抗議其單位浪費美國人民辛苦繳納的稅金,支付這些非必要且不實際的殘忍動物實驗,要求對方告知並解釋44隻米格魯幼犬的下落。 此活動的主要倡議人為美國共和黨議員南希·梅斯(Nancy Mace),她早於2021年9月14日,和民主黨議員布蘭登·鮑爾(Brendan Boyle)一同推動禁止動物實驗相關法案,避免更多的非人道及不必要的殘忍動物實驗發生,動保議題的推動往往需要跨黨派的合作,此舉也獲得了美國獸醫協會『AVMA』的支持。 狗兒是我們人類最友善的朋友及家人,即便如此仍然有成群的狗以及其他無辜的動物成為殘忍實驗下的犧牲者。人類擁有地球上最多的資源,不需要為了多餘的利益或不必要的好奇心而犧牲其他動物。把自身照顧好並保有健康的身體,相信對動物們而言會是最大的幫助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我們堅持不懈地站在街頭,無論風吹雨打,為動物權益奮戰。我們每日都與民眾分享著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價值。如果你在街上偶然遇到我們的推廣團隊,歡迎停下腳步,了解我們正在宣導的議題,並給予我們的工作夥伴一份鼓勵和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2024.09.19
AI 能否成為取代動物實驗的救世主(下)
製藥公司為尋找替代動物實驗方案的先驅者 製藥公司在藥物開發中大量使用動物實驗來確保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相比其他行業如工業化學品、消費產品或食品,製藥業的前期測試更加依賴動物實驗。但由於市場壓力和巨大的研發投入,成功開發一款藥物的成本高達 26億美元,也積極採用替代技術以減少動物使用。公司重視開發速度和人類相關性,而非單純依賴傳統動物測試。儘管法規嚴格,現監管機構允許在有替代方法時放棄動物實驗。製藥公司逐漸採用組學技術來分析藥物作用機制,進一步減少動物需求,在加速藥物開發、提高預測準確性及降低成本方面動力十足。 使用 AI 模型在醫藥領域的具體成效 2020 年 1 月,Google DeepMind 的 AlphaFold 系統在研發 COVID-19 疫苗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同年三月提供了蛋白質折疊結構的精確預測,這對於理解病毒的工作機制並進行疫苗設計至關重要 。 作為全球最大的製藥公司之一,美國安進使用 NVIDIA 的 DGX 雲端平台和BioNeMo 技術來加快蛋白質大語言模型(LLM)的訓練和分析。透過多台電腦同時進行訓練,他們在四週內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個月的工作,並將後續分析速度提高了 100 倍。這樣的技術使得他們能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模擬實驗,減少了早期藥物研發對動物實驗的依賴,幫助安進更快進行生物學研究,開發出更有效的藥物,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產出。 AI 模型在毒理學中可以通過生成替代動物實驗數據來評估化學物質和藥物的安全性。生成對抗網路(GAN)模型,如 AnimalGAN,能夠學習過去的動物實驗結果,並生成模擬的動物數據。AnimalGAN 被用來模擬 38 個大鼠的臨床病理指標,在肝毒性評估中表現出與真實數據相似的結果,甚至優於傳統的 QSAR 方法。 2023 年亞洲毒理學會國際大會演講邀請到 FDA 國家毒理學研究中心 (NCTR) 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部門的 Joshua Xu 博士,他以「FDA 推動替代方法的開發,以促進藥物安全評估的進展。」為題。會議中他對 AnimalGAN 以更簡潔的方式舉例說明 AI 模型的準確度比動物實驗來得高。FDA 把這幾年內申請進入動物試驗或人體試驗的新藥丟給 AI 老鼠模擬,同時進行動物與人體臨床安全試驗,結果顯示動物與人體臨床安全試驗的有效性約 60%,而 AI 老鼠的有效性在 75% 以上。這樣的 AI 工具幫助推進全球動物實驗的替代、減少和改進(3Rs)努力,減少了動物實驗的需求。 AI 真的無所不能嗎? 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似乎無所不能。然而,即便是強大的 AI 也有其「弱點」,就像超人之於氪石一樣。而目前 AI 面臨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偏見」。透過 AI 選美事件,我們可以一窺為何機器學習系統會顯現出對白人的偏好。 Youth Laboratories 聯合微軟和 Nvidia 舉辦了一場 AI 選美比賽,吸引了全球 60 萬人參賽。比賽的評判標準看似公平,根據面部對稱、皺紋數量以及外貌年齡進行評分,卻未將膚色納入考慮。8 月公佈的結果卻令人震驚:44 位「最具吸引力」的選手中,除了 6 位亞洲人,其餘全是白人,只有一名深色膚色的選手入選。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原來,這些演算法依賴深度學習技術,然而它們所使用的數據庫,往往無意中延續了人類長久以來的偏見,最終讓這場本該公平的競賽成了另類的不公。 Youth Laboratories 的首席技術官提到,他們的數據庫中白人的比例遠高於印度人,這可能導致演算法出現偏見。此外,比賽參賽者中大部分(75%)來自歐洲且為白人,印度和非洲的參賽者比例相對較低。演算法可能因為訓練數據庫中缺乏這些族群的樣本,無法準確評估他們的美貌 Stable Diffusion 是一款生成式 AI,當根據文字提示生成圖像時,經常顯示出明顯的性別和種族偏見。研究指出,大多數 CEO 圖像是白人男性,而女性則很少被描繪為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律師。深色皮膚的男性常被描繪為罪犯,而女性則從事低薪工作,這樣的偏見比現實中的性別與種族差異更為嚴重。為了了解這些偏見,彭博社利用 Stable Diffusion 生成數千張圖像,涵蓋高薪和低薪職業及犯罪場景。透過實驗分析發現,高薪工作產生的圖像集以淺膚色的主體為主,而深色膚色的主體更常見於「速食工作者」和「社工」等提示。這些工具的偏見不僅會進一步強化刻板印象,阻礙平等代表的進展,還可能導致不公正的處理。 Garbage in, garbage out!餵入錯誤的資料得到無意義的結果 人工智慧的偏見大多來自它所學習的數據和算法設計。當 AI 從含有社會偏見的數據中學習時,它會延續這些偏見,強化刻板印象,甚至影響現實中的決策。即使數據本身看似無偏見,AI 的統計算法仍可能忽視邊緣群體的需求,進一步加劇不平等。AI 的偏見有很多種,以下列出幾項常見的偏見參考。 演算法偏見:問題設置不準確,導致錯誤資訊。認知偏見:人類的偏見無意間滲入數據或模型。確認偏見:依賴已有偏見,無法識別新模式。排除偏見:重要數據被忽略,導致偏差結果。測量偏見:數據不完整,忽視整體群體。外群同質性偏見:對外群體的理解不足,導致分類錯誤。刻板印象偏見:強化錯誤刻板印象。 AI 偏見造成醫療不平等 AI 和機器學習系統中的偏見加劇醫療中的不平等和歧視。圖中的四大區塊分別說明了各類問題:首先,現實中的健康不平等,包括資源分配不均、歧視性的醫療流程以及有偏見的臨床決策;其次,數據中的偏見,強調採樣偏差和數據偏見如何影響 AI 模型的訓練;接著,偏見的 AI 設計與部署,指出不公平的系統設計和測試可能加劇問題;最後,應用中的不公正,展示 AI 技術可能會加大數位鴻溝,進一步擴大全球健康不平等的問題。這些元素共同突顯了當前技術和醫療結合時面臨的偏見挑戰。 消除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偏見需要考慮它們的多種用途 如何消弭 AI 偏見? AI 偏見並非技術本身的缺陷,而是源自我們提供的數據與模型設計。為了減少 AI 偏見,首先,選擇多樣化的團隊來開發 AI,確保不同背景和觀點的參與,避免無意識的偏見滲入系統。其次,使用平衡且代表性強的數據來訓練 AI,並在數據處理的每個階段謹慎避免偏見的引入。除此之外,持續監控 AI 模型的運作情況,主動通過實際數據測試模型的公平性,及早發現並糾正問題。 好消息是,AI 技術的研究者、開發者、企業和政策制定者正在共同努力,識別和糾正 AI 系統中的偏見問題,以及推動全球範圍內關於 AI 道德和責任的討論,確保 AI 的發展能夠更公平和透明地進行。像 Partnership on AI 這樣的組織,由技術和教育領導者組成,正在致力於推動 AI 負責任的使用和發展。因為 AI 的負責任使用不應該被視為僅僅是一組任務,而是需要我們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思維和行為,並且要立即行動。換句話說,既然 AI 是人類的鏡子,那麼我們有責任確保它反映的是我們最好的一面。 有一個成功例子分享,2022 年,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贊助,與警方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演算法模型,該模型能糾正執法中的偏見,並以 90% 的準確率預測未來一周某地區的犯罪情況。該模型基於暴力和財產犯罪進行訓練,並應用於洛杉磯、費城和舊金山等城市的數據。研究團隊通過數千個社會學模組來計算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犯罪風險,從而提升模型的準確性並有效減少偏見。 國家、社會、個人的行動投入,減少實驗動物的數量 台灣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在 2023 年 3 月宣布,攜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獸醫學系組成研發團隊,打造亞洲首個以人工智慧評估農藥產品致敏性的平台——「皮膚過敏性評估人工智慧演算平台」,過程完全不需動物實驗,每次試驗可減少 30 隻小鼠犧牲;測試期程也大幅縮短,過去一次試驗需耗時三至五週,透過平台可在四天內完成測試。 在台灣所有進行動物實驗的機構,如大學、研究所和製藥公司,都必須設置 IACUC。台灣的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 (IACUC) 是根據《動物保護法》設立,起源於 2000 年代初期,旨在監管和審核涉及動物實驗的研究計劃,確保其符合倫理標準並推廣 3R 原則(取代、減量、精緻化),監測實驗的合規性和改善實驗過程中的動物福利。 美國政府與美國人道協會共同救助將被送往實驗室進行藥物實驗 4000 隻小獵。該協會成立於 1877 年,致力於保證動物安全的組織。起因是生物科技業者 Envigo,被指控該機構有虐待犬隻的情事,比如餵給狗狗吃的食物含有蛆、糞便,放任狗狗在雜亂的環境下互相鬥毆、撕咬而身亡。此業者在維吉尼亞州設置了坎伯蘭機構(facility in Cumberland),專門收容米格魯犬進行生物和藥物實驗。先前該機構已被農業部、司法部指控違反動物福利法令,也遭動保團體譴責動物實驗極度不人道,2019 年美國美國參議員試著關掉關掉此地方,但沒有成功。經過持續努力之下,這家機構在訴訟後,2022 年 07 月宣布關閉此地需要從事動物福利法許可的活動。 圖片來源自 BBC 影片 各領域專家持續開發可以替代動物實驗的技術,現階段動物實驗相關的發展有炙手可熱的 AI 領域發展,也就是電腦運算模型,另一個就是體外系統的建立,如器官晶片、幹細胞的技術、組織工程、高通量技術等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往這幾個領域做更深入的探討。 個人方面可透過選擇使用「純素」保養品或彩妝做起,意思就是這些產品完全不做動物實驗以及不添加任何動物衍生成分。歐盟在 2013 年即禁止美妝產品全面禁止動物實驗,除了不能以動物實驗來測試化妝品,也不能使用經過動物實驗的原料。台灣在 2016 年即頒布,化粧品製造、輸入或販賣業者國內進行化粧品或化粧品成分之安全性評估,均不得以動物作為檢測對象。2019 年新增 8 項配套條款,加強動物實驗的管制方法,違規者將處以罰款。我們可以從外包裝的零殘忍標章或無動物實驗標章來選擇產品,以下列出常見的幾款標示,提供讀者做選擇。 終結動物實驗不能循序漸進,應該是全力推動 Emma Grange,聲援團體「國際無虐待動物」 (Cruelty Free International )的科學與法規事務主任認為,「應全力推動逐步淘汰動物實驗。她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新技術如 AI 是否能真正終結動物實驗,而不是僅僅減少或優化這類實驗。」然而,她強調,「將動物作為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模型已是過時的科學,希望最終 AI 能協助轉向完全不依賴動物的測試或實驗。」然而,也會有其他的聲音出現,如「動物實驗是必要的,未來的某一天將會找到更好的方案替代」、「即使有替代方法,真實生物的體內反應也很難完全 100% 模擬出來」,正反兩方的辯論都有其堅持的立場。 《動物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一書的作者 Peter Singer 在他的書中有兩個核心思想基於「效益主義」 (Utilitarianism) 和「物種歧視」 (speciesism)。效益主義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關注所有有感知能力的生物的痛苦和快樂,而不是根據物種來劃分道德關懷的界限。物種歧視的存在正是因為人類將自己的利益置於其他物種之上,忽視了動物作為感知個體所應該擁有的基本權利。筆者支持 Peter Singer 提出的主張,人與動物皆是具有感知痛苦與快樂的個體,其利益應該平等對待與重視。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每項倡議都基於科學調查,專業的研究讓我們的聲音更具公信力,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為了保持調查的獨立與公正,我們拒絕來自政府和財團的捐款。協會只仰賴公眾(及少數中小企業)的小額捐助。誠邀各界支持我們,攜手為動物權益奮鬥,您的贊助是推動這場運動的重要動力。
2024.09.18
AI 能否成為取代動物實驗的救世主(上)
2022 年 12 月,美國眾議院通過《FDA 現代化法案 2.0》(FDA Modernization Act 2.0)一項重要法案,旨在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某些監管流程進行現代化改革。這項法案的通過,對捍衛動物權利來說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標誌著動物實驗在藥物研發中不再是必須,推動了更人道且高效的替代技術。如器官晶片、細胞培養和電腦模擬等,顯著減少了對動物實驗的依賴。這不僅提升了藥物開發效率,也標誌著一個更人道的科學研究時代來臨,對全球動物福利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參議員蘭德·保羅醫生呼籲 FDA 根據《FDA 現代化法案 2.0》更新動物實驗指導原則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作為全球食品和藥品監管的指標,因其嚴格的科學標準、公正的審批流程、推動創新技術及國際影響力,確保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在全球市場中享有信任和權威。法案通過前,製藥公司進行臨床試驗前,必須依照規定使用動物(如老鼠、兔子或猴子)來測試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意味著動物實驗是藥物獲得批准的必要步驟,無論當時是否有先進的非動物技術,企業都無法直接跳過這個過程。 然而,這種嚴格的要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動物實驗通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延長了藥物研發的進度,並增加了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製藥公司的創新和靈活性,使得他們在選擇替代技術時受到局限。平均來說,藥物開發需要12年時間,花費約24億美元,過程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首先為藥物探索,包括發現潛在藥物、評估活性與毒性,選出有價值的候選藥物進行進一步測試。下一階段為臨床前試驗,一定要在動物身上進行毒理和藥效試驗,並確保製造過程與安全性,才能進行到下一階段的人體試驗。最後為臨床試驗階段,分為四期。前三期涉及人體測試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副作用,通過後申請上市並進行第四期監測。 為什麼會有動物實驗? 動物實驗的出現以及他的發展源於一系列歷史事件及科學需求,促使政府與監管機構將動物實驗納入藥物開發的標準程序。作為決策考量的關鍵原因有以下分析: 理解疾病機制:動物和人類的生理運作非常相似,通過研究動物,科學家能更好地了解疾病是如何發展的,這有助於他們找到治療方法。測試藥物安全性:在測試藥物對人體是否安全之前,科學家需要一個可控的方式來檢測藥物是否有害。動物實驗可以在不危及人類的情況下測試新藥的毒性和副作用。檢驗藥物有效性:除了安全性外,動物實驗也用來檢查藥物是否有效治療疾病。通過觀察動物的反應,科學家可以評估藥物是否值得進一步測試在人類身上使用。法律與監管要求:過去發生的藥物安全問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這促使許多國家規定,在進行人體試驗之前,藥物必須先經過動物測試,以保護公眾健康。替代技術尚未成熟:當動物實驗成為標準時,科學家還沒有足夠的替代技術來取代它。動物實驗提供了完整生物體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在實驗室內的細胞或器官培養中難以複製。 關鍵性的把動物實驗列為藥品上市前的「必要」手段,是源於歷史上一些嚴重的公共健康危機和事件。1937 年的「磺胺酏劑事件」,美國麥森吉爾公司公司推出了一種含有磺胺的新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引發的病症。但使用了有毒的溶劑——二甘醇。該藥物未經充分測試便投入市場,導致超過 100 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兒童。這一悲劇直接促使美國通過了《1938 年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案》,要求藥物在上市前必須進行安全性測試,最初的測試手段主要依賴動物實驗。 1950-60 年代,沙利竇邁事件(Thalidomide Scandal)。沙利竇邁被廣泛用於治療孕婦的晨吐,然而,該藥物未經充分的動物和人類試驗,數據顯示新生兒畸形的發生率與沙利竇邁的銷售量呈現一定的相關性,遂對反應停的安全性產生懷疑。在之後的毒理學研究顯示,沙利竇邁對靈長類動物有很強的致畸性。這一事件加強了對藥物的嚴格測試要求,並推動了更嚴格的藥物審批流程,包括使用動物實驗來檢測潛在的副作用。圖片為孕婦服用反應停後所生的海豹肢症(Phocomelia)嬰兒 沙利竇邁事件後,美國國會通過了對《1938 年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案》的修正案(Kefauver-Harris Amendment),嚴格要求製藥公司必須證明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通常需要通過動物實驗來進行評估。這項修正案為動物實驗成為標準程序奠定了法律基礎。 為了人類健康福趾與社會公共安全的發展,動物實驗在醫藥研發、生物醫學的基因研究、毒理學的化學品和環境毒性測試、食品和營養科學的食物添加劑安全性測試,以及神經疾病研究和心理學的行為研究等各方面,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藥物開發“非”最多使用實驗動物數量的領域 根據台灣 2022 年各動物科學應用機構監督報告統計分析,實驗動物的研究計畫領域及數量分類以「醫學研究」 (4,414 件,55.73%) 最多,「藥物 (含中藥草)」 (1,245 件,15.7%) 次之。此外, Thomas Hartung 博士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毒理學教授,也是動物實驗替代中心主任。他的文章「動物模型在藥物開發中的(誤導性)角色」中提到,1970 年代之前,許多動物如老鼠、大象、猴子等,因和人類有很多生物學上的相似之處幾乎是發現新藥的唯一工具,當時大多數動物都用於藥物開發。但根據歐洲的數據,如今藥物開發僅占所有動物使用量的約 20%(加上藥物安全性測試的 5% 和疫苗批次檢測的 5%);這意味著,動物使用的總量相比 1970 年代減少了大約 60%。目前,用於藥物開發的動物實驗約占動物使用總量的 30%。顯示出在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中,動物實驗的使用量在 1970 年代達到頂峰 雖非使用最多,卻攸關地球生物的生死與社會貧富 另一方面,Thomas 也說到在藥物開發中,少數藥物能每年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這使得藥物開發像「淘金熱」一樣,要從大量的候選藥物中篩選出少數成功者。製藥公司追求的是「重磅炸彈」藥物,年銷售額超過 10 億美元的產品,這些成功通常來自於新的疾病靶點、基因藥物或奈米顆粒等新技術,以及利用 AI 等加速開發流程的創新方法。 然而,藥物開發面臨的挑戰巨大。根據 2012 年的研究,95% 的藥物候選品在臨床階段會失敗,每個成功的藥物可能需要投入高達 26 億美元。失敗的原因通常與副作用或毒性問題相關,即使藥物成功上市,約 8% 也可能因嚴重副作用而被撤回。因此,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上市後的重要監測重點,透過四階段臨床試驗來確保患者安全。而研發的每一款藥物,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必須」包含臨床前的動物實驗。 這個挑戰也愈發嚴峻,在醫藥產業出現了反摩爾定律 (Eroom's law),根據此定律,發展新藥物的成本,在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每隔九年就會加倍投資成本,發展風險不斷提高,新藥的創新性卻顯得又慢又長,數量也呈現非指數型成長。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憂,背後代表著花費無數的時間、人力、動物與金錢投入,重複著進行天選藥物的無效測試。 疾病舊的不去新的來得又急又快 2019 年 COVID-19 席捲全球,成為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COVID-19 病毒的基因序列於 2020 年 1 月公布,到同年 12 月第一個 mRNA 疫苗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疫苗研發僅用了不到一年,而傳統疫苗通常需要 5 到 10 年的時間。儘管疫苗如此迅速的研發出來,COVID-19 至今仍持續蔓延及變異,代表著疫苗也要跟著這些新的變異株持續研發與更新。 同時,世界上仍有許多的疾病排隊等著解藥,包括愛滋病、阿茲海默症、紅斑性狼瘡以及孤兒病等等。就算政府有因應特殊疾病推出相對應的法案,如 1983 年孤兒藥法案,旨在促進治療罕見病的藥物開發。但五花八門的疾病種類以及人類對治療藥物的需求,看起來是遠遠大於藥物開發的速度。 動物實驗在藥物開發上的局限性 Thomas Hartung 博士在他 2009 年發表的文章《Per aspirin ad astra》批判性地檢視了傳統動物測試方法,強調了阿斯匹靈毒理學特徵的矛盾——它能被廣泛接受是因為 1899 年缺乏嚴格的毒理學監管。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藥物,在動物研究中,阿斯匹靈顯示出毒性作用,如對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促癌作用以及胚胎畸形等,但這些在人體上並不常見或無法證實。如果在今天的嚴格監管下,阿斯匹靈可能難以通過審批。這說明了僅依賴動物實驗來預測藥物在人類的安全性是不夠的,這些差異強調了從動物實驗推測人類生理和醫學效果的局限性。近年在動物模型中引發了高度期待的 HIV 疫苗、中風治療、炎症疾病藥物以及阿茲海默症療法,在人類試驗中全部失敗。 動物實驗的模型除了有他的局限性之外,也經常無法準確預測人體臨床試驗的結果。與人體試驗的相關性僅約 37% 至 60%。這意味著動物實驗在預測藥效方面表現不佳,幾乎與隨機結果相似。即使是在不同物種之間差不多一樣的生物機制或過程,也因人與動物的差異而影響準確結果。然而,動物實驗在預測藥物安全性方面的準確性相對較高,約有 70% 的準確率能識別可能在人類中出現的毒性副作用,儘管不完美,動物測試平均來說仍較適合用於標示可能對哺乳類造成的安全問題。 過度依賴不夠充分的動物數據會導致許多潛在的好藥物被放棄或假陽性的問題發生。同時,準確度受人類和動物的生理差異、基因多樣性、測試物種的年齡健康狀況、人工誘導的疾病與自然發生的疾病變因等等因素影響。上述都一再地強調動物實驗的局限,推動科學界尋求與人類相關更好的替代方法,如「器官晶片」和先進計算模型,以提高藥物開發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 文 動物權特約記者 李鈺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每項倡議都基於科學調查,專業的研究讓我們的聲音更具公信力,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為了保持調查的獨立與公正,我們拒絕來自政府和財團的捐款。協會只仰賴公眾(及少數中小企業)的小額捐助。誠邀各界支持我們,攜手為動物權益奮鬥,您的贊助是推動這場運動的重要動力。
2024.09.13
台灣動物實驗正在減量
致力於推廣動物實驗替代方案的美國人道協會(HSUS)科學總顧問 Andrew Rowan 博士,在 2018 年來台參與動物實驗替代方案立法院公聽會時,指出自 2000 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已正式接受替代方案一詞起,歐盟、德國、美國、日本都以成立研究中心作為推行替代方案之基礎,國際趨勢逐漸形成。 當時,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饒心儀點出除了日本,同為東亞國家的中國也已舉辦八屆的研討會,台灣在相關政策制定與社會討論風氣卻相較落後,故呼籲台灣應儘速成立 3R(替代、減量、精緻化) 中心。四年後,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擔任召集人,偕同國科會、農業部、環境部、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及中研院等單位,成立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共同為動物權與產業轉型努力。 國科會舉辦「臺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推動成果記者會,由跨部會代表共同出席參加 國科會指出,國內依動物法規要求進行的動物實驗,約占動物實驗總量 10%,若採用目前已導入的 AI 仿生皮膚、電腦模擬等 102 種替代測試方法,平均可減少 60% 到 80% 的動物實驗。吳政忠也強調,在替代科技方面,台灣可發揮半導體晶片優勢,在生成式 AI 席捲全球的當今,結合生醫、農業、動物領域的研究人才與成果,提前為新興產業布局,達成雙贏效果。 AI器官晶片 許多農藥、藥品、化妝品在上市前仍須經過動物實驗,然動物所承擔的風險、傷害與過程卻鮮為人知,國內外組織如善待動物組織(PETA)、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AST)與台灣友善動物協會(KiTA)皆持續揭露事實,為身陷困境的動物發聲,並期許人們留意產品背後的血汗剝削。 2020年「動物實驗謝了不必」推動健康食品的功效測試停止動物實驗 參考資料 林宜潔(2018)。發展動物實驗替代是國際趨勢,動社籲臺灣應速成立3R中心。取自農傳媒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5371 吳柏軒(2024)。仿生皮膚、電腦模擬取代動物實驗 台灣替代科技趕國際趨勢。取自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51471 國科會(2024)。推動動物實驗之取代、減量、優化 接軌國際動物保護前瞻趨勢。取自國科會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ab3e03d0-07ed-49e5-9d7b-fc85c223eb98?l=ch 張璦(2024)。台灣引百種替代技術 國科會:動物實驗平均有望減6成。取自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404240177.asp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對於科技官僚沾沾自喜於減量動物實驗,多年前率先提出科學數據、起頭倡議反對動物實驗的動保團體,則是舉步維艱,承擔多方面的指責與抨擊。在遭受民眾誤解與責難時,了解真相的科技官僚卻往往冷眼旁觀。在對動物實驗的迷信仍根深蒂固的現今,仍有很多動物實驗存在。無論如何,我們樂見科技官僚勇於接受動物實驗應淘汰的客觀事實。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推動倡議以科學為基礎,透過專業的調查來獲取高度的公信力,推動社會改變。我們不接受政府與財團的捐款,以確保調查與監督的公平公正。我們只仰賴公眾(及少數中小企業)的小額捐款來支持我們的工作,邀請您一同參與,助力這場為動物權益奮鬥的運動。您的支持將是我們持續推動變革的重要力量。
2024.09.09
動保捷報! 美國國家芒果委員會不再進行動物實驗!
芒果也有動物實驗?小心農產業廣告中的「健康」數據來源! 美國國家芒果委員會National Mango Board (NMB) 官網表示:「希望透過芒果營養、風味和文化的教育,激發顧客從各個方面享受新鮮芒果。」/ 圖片來源:NMB官方網站 美國國家芒果委員會(National Mango Board, NMB)由美國農業部(USDA)任命,一直致力於從各種面向推廣芒果。然而,為了在行銷素材中支持某些健康宣稱,NMB過去資助了多項涉及老鼠的動物實驗,其中包含: 實驗者向實驗鼠注射癌細胞,反覆強迫餵食芒果提取物,然後將其殺害並解剖。實驗者給實驗鼠餵食高脂肪飲食,並配以芒果,隨後將其餓死、抽血,並殺害和解剖。實驗者給實驗鼠餵食芒果或石榴,然後注射誘發結腸炎的化學物質,再將其殺害並解剖。實驗者給實驗鼠餵食芒果汁,反覆注射誘發結腸炎的化學物質,並將其殺害和解剖。 這些實驗不僅殘忍,還無法真正反映人體對芒果的反應。據調查,該委員會至少曾使用並殺害了160隻老鼠和大鼠來進行這些實驗,所有這些殘忍的犧牲,都是為了在廣告中支持所謂的「人體健康」論述。 用動物實驗結果推論人體反應?讓無用且無謂的犧牲走入歷史 承受動物實驗的白鼠被固定住頭部,防止因疼痛而掙扎。圖片來源:Peta US / Experiments on Animals Fail 90% of the Time. Why Are They Still Done? 研究顯示,超過95%在動物試驗中被認為安全有效的新藥,在人體臨床試驗中最終失敗,其原因是它們在人體中無效或具有負面作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前所長Richard Klausner曾指出:「癌症研究的歷史就是治療老鼠癌症的歷史。幾十年來,我們治癒了老鼠的癌症,但對人類卻行不通。」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動物實驗並不可靠,產業與推廣單位更不應該為了自身的行銷需求,罔顧其他生命的權益,使其無端承受痛苦。 國際動物權組織PETA(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於2017年開始,與NMB和其他類似的研究與推廣委員會接觸,呼籲停止對農產品進行殘酷的動物試驗。在長達七年的「零殘忍芒果」倡議運動中,透過致信委員會領導層、與國會議員Dina Titus和全國弱勢少數族裔農民倡導團體向美國農業部長提出的投訴、提交2023年農業法案的正式意見,以及各種廣告媒體的多方行動,終於讓美國國家芒果委員會(NMB)鬆口表示將動物實驗摒除在未來的計畫中,讓廣大民眾可以安心品嚐零殘忍的善良芒果。 選擇善良消費,走入零慘忍時代 常見的零慘忍和純植物標章。圖片來源:Ethical Pixie 美國國家芒果委員會(NMB)的決定毫無疑問將防止無數老鼠在未來遭受痛苦的實驗,推動更人道的芒果產業發展。然而除了芒果以外,生活中仍然有許多產品涉及無效又殘忍動物實驗。在造成無數老鼠的痛苦之外,這樣的產業現況意味著無法得到實用數據的狀況下徒增成本支出,最終卻要消費者替這些酷刑買單。 然而,這樣的結果不一定得成為必然。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商品加入零慘忍的行列,象徵無動物實驗的標章也越來越普及。除了西方國家常見的多種標章,由關懷生命協會推動的【兔兔不哭-善美麗聯盟No More Cry Bunny - Kind Beauty Alliance】也為消費者把關並整理出許多具有無動物實驗相關認證的品牌方便查詢選購。 【兔兔不哭-善美麗聯盟No More Cry Bunny - Kind Beauty Alliance】標章。圖片來源:兔兔不哭官方網站 在平權以及人道意識越來越普及的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一次次的消費選擇來改變市場樣態,進而終結這樣的慘劇,邁向零殘忍的生活。 原文出處: https://www.peta.org/blog/national-mango-board-ends-tests-on-rats-and-mice/ 參考資料: https://www.peta.org/wp-content/uploads/2024/08/letters-to-national-mango-board.pd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wQ79qLdmE https://www.peta.org/blog/experiments-on-animals-fail-90-of-the-time-why-are-they-still-done/ https://www.kitanimals.org/posts/188 https://www.kitanimals.org/posts/190 https://ethicalpixie.com/2019/01/07/understanding-cruelty-free-and-vegan-logos/ https://www.922.org.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於2019年發起「動物實驗謝了不必」專案,串聯醫學界、營養學界、生科學界,遊說食藥署減少非必要動物實驗,將健康食品中的「功效性測試」統一以人體食測為主。同時也進行企業遊說,目前已有聯華食品、維他露集團、太古可口可樂、養樂多、統一集團、佳格集團、愛之味、葡萄王、中天生技等企業承諾停止非法規要求之所有動物實驗。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每項倡議都基於科學調查,專業的研究讓我們的聲音更具公信力,進而推動社會進步。為了保持調查的獨立與公正,我們拒絕來自政府和財團的捐款。協會只仰賴公眾(及少數中小企業)的小額捐助。誠邀各界支持我們,攜手為動物權益奮鬥,您的贊助是推動這場運動的重要動力。
2024.08.23
- 1
- /
-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