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山豬吊應該被禁用?兩分鐘快速掃描
▋ 爭議1:殘忍虐待
山豬吊的捕捉方式極其殘忍,對動物造成極大的痛苦和傷害。
山豬吊利用金屬套索高強度的切割力,會深深嵌入動物的四肢或頸部,隨著動物愈加掙扎,套索就愈收愈緊,形成嚴重的傷口和疼痛。許多動物為了求生而不斷掙脫,卻因此被扯斷肢體。
此外,獵人還會放出獵犬圍捕受困的動物,獵犬往往會撕咬無力抵抗的受害動物,進一步加劇牠們的痛苦。不少動物因受困於山豬吊,最終渴死、餓死或因重傷死去。
山豬吊這種捕捉方式不僅違反動物福利原則,還極其殘忍,應該全面禁止使用。

▋ 爭議2:破壞生態
山豬吊不僅讓動物經受長時間的痛苦,還是一種「無差別」的陷阱,對所有生物都構成威脅。這種捕捉工具設置後無法過濾目標,任何接觸到的動物都會受困,包含山豬、其他野生動物,甚至是家養寵物。
近兩年內,台灣已經有4隻珍貴的台灣黑熊因誤觸山豬吊而死亡,諸多的犬、貓、山羌、穿山甲與石虎等動物,也因為誤觸陷阱而失去生命。
山豬吊帶來的生態災難讓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對瀕危動物的保護工作更是造成極大的阻礙。這種無法分辨目標的陷阱極其殘忍,既不人道又對環境有害,應該全面禁止使用。

▋ 爭議3:助長盜獵
依法來說,山豬吊是「原則禁止,例外使用」,但「例外使用」並沒有對應的管理。
根據規定,除了原住民的傳統狩獵活動外,其他人「例外使用」不需要申請,導致許多人以「避免農損」為由,濫用山豬吊進行盜獵。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許多不法分子利用這個漏洞濫設山豬吊,捕獵並販售野生動物,破壞生態平衡。
山豬吊不僅使目標動物承受極大痛苦,也無差別地威脅其他野生動物和家養寵物的生命安全。為了避免法規成為盜獵的便利工具,也避免山豬吊造成殘忍虐待與破壞生態的危機,應該全面禁止使用。

▋ 爭議4:染疫危機
當前法規開了一個非法盜獵的缺口,由此產生私售野味的亂象。
雖然法律明文禁止販售野味,但使用山豬吊捕捉山豬並販售野味的情況依然屢見不鮮,盜獵者每年通過販售野味可獲得上百萬的不法收入。
未經檢疫的肉品可能攜帶疫病,一旦流入市場,會增加食物安全風險,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威脅。為了動物的生存權利、保護台灣的生態平衡,以及你我的健康,應該全面禁止使用山豬吊。
▋ 爭議5:配套無效
由於山豬吊不斷傷及保育類動物台灣黑熊,政府推動了改良版的山豬吊,將踏板縮小以避免黑熊踩到,但這並未解決其殘忍性與對生態的危害。
改良版的山豬吊依然會傷害幼熊及其他小型動物,例如犬、貓、山羌、穿山甲與石虎等,這些動物一旦受困,可能遭致斷肢,甚至是死亡。
此外,即使是成年黑熊也可能因為山豬吊而斷指,直接影響牠們的覓食和求生能力,進一步威脅珍貴物種的存續。
在當前政府無力管理的情況下,支持連署,透過公民力量啟動修法程序,便是最好的選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正在推動禁用山豬吊的連署,透過街頭宣導與網路宣傳,累積公眾的聲音,持續對相關單位施壓,未來也會進一步進行科學與政策調查,尋找出最佳解方。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專業的科學調查,取得有利證據遊說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