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不斷成為「爸爸」的公雞:家禽業的人工取精現實
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慶祝父親們的貢獻與付出,同時也讚頌親子間的深厚情感。然而,當我們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父親時,家禽產業中卻有一群不斷被迫成為「爸爸」的公種雞,擁有無法計量的孩子卻未曾體驗天倫之樂。當代社會越來越重視性別平權與性自主權,而這些無聲的「父親」卻在養殖場中被剝奪自然行為的可能,面對頻繁且重複的人工取精。他們的辛酸和無奈應該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和反思。


隨著父親節的到來,許多人將目光投向那些為家庭辛苦付出的父親們。然而,在家禽產業中,公種雞這些「爸爸們」卻面臨著一個少為人知的辛酸現實——非自願人工取精。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


據農業部統計,113年光是第1季臺閩地區雞隻總在養量就高達10,269萬隻,較112年同期增長8.8%。面對龐大的市場經濟需求,物種的自然繁衍轉變為成本、效益以及毛利堆疊而成的現代家禽產業。《畜牧法-畜牧場主要設施設置標準》中規範,種雞養殖設施面積在每百隻15至60平方公尺之間。在有限的空間裡,規格化的人工授精能快速完成後裔測定和特定公雞的繁殖,並將精液運輸至不同的禽場,擴大同一公雞的配種範圍並大幅提高了利用率,一隻公雞在未曾接觸母雞的情況下能和約30隻母雞完成配種。


自然配種時公母雞個體比例接近,加上性別間體型差距使得受精成功機率有了不確定性。面對高需求的經濟市場,自然配種能帶來的產業效益顯得微不足道,而精準量化且成功率高的人工授精卻成為主要手段。在飼養成本、龐大市場供需與利潤回收的層層數據考量下,實現了產業效益的最大化。


公雞的辛酸現實:頻繁的非自願人工取精

家禽產業中的人工授精作業。圖片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當人工授精成為產業主流,就意味著種公雞們必須接受頻繁的非自願人工取精。在養殖場中,公雞被強制固定著身體和頭部,洩殖腔附近的羽毛被根根去除,只為了避免精液不會觸碰沾染雜質。在行動自由受限的情況下,公雞的鞍部、腹部直至尾部被反覆按摩並在人為刺激中逐漸引起性反應,作業人員便會擠壓生殖突起進行精液採集。


身心影響:人工取精對公雞的生理和心理影響

作業人員擠壓生殖突起進行精液採集。圖片來源:台灣畜產種原資訊網


人們不知道的是,這看似單純的程序對公雞而言卻是莫大的身心影響。雞對於危險狀況擁有自主意識和判別能力,並具有基礎同理心。研究顯示,當雞隻判別危險接近時,心跳會加速,啼叫的頻率也會產生變化。這樣的情形在取精作業中屢見不鮮。在面對人員抓取時,公雞常因為緊張以及驚嚇的情緒而不停咯咯啼叫,生殖突起便不易變硬突出。為了維持精液產量,作業人員會壓著雙喙以減少啼叫,進而迫使公雞射精。


生殖突起變硬卻也不能和順利採精劃上等號。壓擠力道稍有不慎,便可能因壓力過大導致血管破裂,精液因混入血液而被視為污染,該雞隻則需等待4-5天血管修復後重回產線。除了血液,在強制人工取精的過程中,有些公雞在掙扎時會有失禁的情形,而混入糞尿的精液對產業來說也是污染失誤。產業中的一次技術失誤,對公雞來說卻是無端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創傷,而這樣的創傷在牠們的生命中可能是週而復始的循環。


訓練與操作:確保高成功率的背後

(AI產製示意圖)


為了確保作業成功率,產業人員會在配種季節前2-3星期對公雞進行每週至少2次的採精訓練。這些訓練不僅是為了讓公雞適應人工取精的過程,還包括對操作人員技術的磨練,以確保每次取精的精液質量達到標準。在配種季節開始後,通常以隔日採集的方式,每週進行2-3次的作業,以保持精液的新鮮度和活力。對於少數分泌旺盛的雞隻,則會進行每日採精,並採取連續五日工作、一日休息的週期作業。


社會性動物的恐懼與記憶

雞具有跨物種的社會性行為與記憶。圖片來源:Pexels.com/Oleksandr P


雞是具有高度社會化行為的動物,從胚胎時期就形成了影響其社會行為的記憶,並隨著時間持續更新。這種與生俱來的社會性使牠們能夠和其他各種物種進行社會交往,並形成種間感情的紐帶和記憶的連結。在週而復始的高頻率採集下,公雞可能在一次次的反覆作業中,記憶與生理產生習慣。經常採精的公雞,有時看到採精者就會提前排精;而有些公雞則因為頻繁的驚嚇而習慣在採精時排尿或糞便。這些公雞在一次次從業人員練習與試錯中,承受不斷重複的恐懼,卻因為無法提供產業所需品質的精液,最終遭到淘汰失去生命。


從子孫滿堂到被剝奪性自主


這些公雞的一生,一次次被人類提取精液,在人工配種的操作下有無數小雞誕生,實實在在地成為子孫滿天下的「雞爸爸」。然而對牠們而言,成為父親的現實卻不等於天倫之樂,有的只是一次次規格化的性自主剝奪。在我們感謝父親付出的同時,別忘了狹小的廠房中,有一群「爸爸」,終其一生被不斷成為父親,卻連自己的孩子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結果,都來自人類產業的需求。

(AI產製示意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有意識的個體,我們其實都有能力改變現況。透過調整和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及消費行為,從需求端著手,我們可以減少對工廠化飼養系統的依賴。選擇植物性飲食和支持人道對待動物的替代產品,將有助於推動產業轉型。透過我們的集體行動,最終終止動物在這些殘酷系統中的悲劇,讓未來的每個生命都能在尊重與關愛中生活。


— 文 動物權文字記者 游依苓





參考資料:


作為台灣首個定期在街頭推動動物權益的團體,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每天都有成員堅持在街頭,無論天氣如何,向公眾傳達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好處。如果您碰巧遇到協會的推廣夥伴,不妨停下腳步,了解他們正在推廣的議題,並給他們加油打氣。


訂閱電子報

關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最新消息,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