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台灣有一種石碑是紀念因人類而犧牲生命之動物的靈魂所建造,名為畜魂碑、獸魂碑,也稱動物慰靈碑。這一習俗在日治時期 (1895 年-1945 年) 傳入台灣,而日治時期所建的還保留下來的畜魂碑,最早可追溯到 1931 年 (昭和六年) 位於松山四獸山的天寶聖道宮的石碑。目前調查到台灣現存的畜魂碑,位置大都立在各地的原有屠宰場附近、動物園、畜改場、實驗動物機構,或是文化中心,甚至寵物殯儀館都開始設立類似的碑石,用以安慰逝去動物的魂魄。而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為華人的一個傳統節日—中元節,就是旨在緬懷與弔念逝者非常重要的日子,同時也反映了華人社會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來世的信仰。
依田賢太郎在他的研究《動物塚考》中探討動物塚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日本繩文時代,人們在那時就已經開始建立動物塚來紀念死去的動物,這一習俗也受到了中國儒家、道教以及日本神道教的影響,強調對動物的尊重和感恩。依田將被立塚的動物分為三類:「被人類使用的動物」、「食用動物」和「神格化的動物」,前兩者的分類與台灣現存的畜魂碑比較有關係。十年之後,依田賢太郎於 2018 年 07 月下旬出版了動物塚考的續集「いきものをとむらう歴史 -供養・慰霊の動物塚を巡る」,對於日本全國的 500 多件動物塚進行更深度的研究,進一步的探討人類建造時與動物之間的動物觀,種類從哺乳類、昆蟲、海洋生物都有,提供給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讀者參考。
適逢中元節的到來,跟著友善動物協會導覽從屠宰場遺留下來的畜魂碑吧!(依石碑所在地,從北部到南部的順序排列,系列文章共分北、中、南三輯)
北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山四獸山的畜魂碑(1931 年,昭和六年)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 664-10 號,天寶聖道宮山門左側坡地,此碑於 1974 年天寶聖道宮加以收留保存,是台灣現存年代最久遠的畜魂碑,是用大顆天然石雕刻字樣而成。此碑原位於大龍峒屠宰場與家畜市場南北相鄰(現址為大同區公所與蘭州國宅所在地),該碑的建造目的是為了紀念在大龍峒蘭州屠宰場被宰殺的牲畜,表達對它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大龍峒蘭州屠宰場建立於 1913 年,供應台北地區主要的畜肉類需求。市場和屠宰場相鄰,家畜市場批發豬、牛、馬、羊,交易完成後就送到屠場宰殺,為台北市設立的公共第二屠宰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北市人口增加以及對肉品需求量提高,屠宰場的設備、衛生、和供應效率面臨著考驗。1970 年代電宰興起,隨著環境衛生污染以及肉品檢驗機制合格問題,促使政府加速全面實施現代化電宰屠宰場,大龍峒蘭州屠宰場在 1972 年正式關閉。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站牌:永春高中站、松德站
捷運:象山站、永春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投大豐公園畜魂碑(1940,昭和十五年)
正面碑文刻上「台北州衛生課長安達敬智 書」,當初此地屠宰場由於靈異傳說盛傳,人心惶惶,肉商為了內心安寧與安撫被宰殺的動物靈魂向台北市州政府要求所建。
北投屠宰場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大豐公園今籃球場一帶,舊地名為「豬屠口」。曾是平埔(巴賽族)人與漢人混居之地,與凱達格蘭文化密切相關。過去屠宰場的光景多在半夜作業,煙囪冒著炊煙,屠宰場內有四個臨時放豬的竹舍和一口用來清洗豬隻的清泉井。屠宰前,獸醫會檢查豬隻的健康情況並蓋章確認。在日治時期,豬肉供應緊張,需要憑戶口名簿購買,優先供應日本人和講日語的家庭,最後才輪到台灣人。
1980 年代北投屠宰場才正式停用,當時已沒有進行屠宰,只作為接收豬隻屠體之地。屠宰場原址後來規劃建造為磺港公園與大豐公園。建築公園時,畜魂碑一度被隨意棄置,後經八頭里仁協會發起重新安置,大豐公園完工後,碑石被遷回原址。剛遷回時,位置和朝向出現誤差,原來的「座東朝西」象徵畜魂往生西方極樂的坐向變成「座南朝北」。經過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碑石最終回到原來的位置和朝向。
目前,北投畜魂碑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大興街 145 號停車場車道口右側草圃中。根據陽明山公園管理所回覆,目前大豐公園作為整修中的北投市場的中繼市場,周圍圍著柵欄,石碑還位於原處,未來新建市場工程完工後,大豐公園預計 114 年進行改建,115 年完工。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捷運:北投站
公車:福安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柵畜魂碑( 1937 年,昭和十二年)
這座石碑原址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一段 14 巷 3 號的屠宰場,當時屠宰場座落在水田中間,遠離住家免得殺豬哀嚎聲驚擾附近百姓。設立畜魂碑以安撫因屠宰而亡的動物靈魂,這種做法在日本和台灣多處都有。
木柵畜魂碑在原址被棄置多年,碑體與基座分離,碑體也有缺角,曾經有消失的危險。幸好在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該碑於 2007 年被台北市政府列為文化資產一級古物,並於 2008 年移至文山區的文山公園內。現在,畜魂碑安放在象徵烈士犧牲的忠魂碑旁,與冤死的人類魂魄相伴。在文山公園內,這座石碑成為了紀念動物靈魂和展示地方歷史的重要文化遺產。目前周遭有捷運環狀線工程進行,要透過柵欄才能目睹其真面目。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捷運:景美站
公車:木柵市場、文山行政中心(木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芝畜魂之碑(建造年份不詳)
圖片感謝新北市社區營造輔導中心提供
目前此碑在三芝區福成社區活動中心,也就是三芝的洗衫窟舊街區。根據新北市社區營造輔導中心的盈慧老師說:「這塊石碑是在整地的時候發現的。」。
此地以前是公有屠宰場,在民國 60-70 年代電宰業興起之後此地逐漸荒廢,成為社區的黑暗角落。2018 年後透過社區規劃師、福成社區發展協會、陽明大學 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多方合作規劃之下,此地區目前成為樂齡開心農場、社區工作坊、社區孩子放學後的第二個家,由退休教師進行課後輔導、社區一日遊等等。專為社區「洗衫窟仔」打造的翻轉計畫,各角色間的的主體與客體界線模糊,社區發展有生命般地活絡起來成為互動的有機系統,老、中、青三代合作更加緊密。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三芝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淡水畜魂碑(1943 年,昭和十八年)
這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畜魂碑被保存在淡水農會超市前,超市員工在農曆初二、十六都還會進行祭拜(經查閱各方資料與致電農會超市後確認)。此地舊時為淡水豬灶(屠宰場)後改建為農會超市,此碑為少有現地保存未位移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畜魂碑」三字,背面落款為「昭和十八年五月十五日,淡水郡警察課長神代文治書」,材質為砂岩(一說為安山岩)。(圖為石碑之拓片)
淡水豬灶直到 1990 年代因肉品全面改成電宰才關閉,曾在光復後越戰時期提供肉品給美軍,但因不符合肉品衛生問題而停止供應。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永樂巷口(中山市場)
捷運: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西雲禪寺的豐原獸魂碑(1936 年,昭和十一年)
台中縣的豐原食肉改良會設立了這個碑。相傳這個碑建立的原因是因為 1906 年的嘉義大地震和 1935年 的中部大地震,造成了許多動物的死亡。根據 真辺将之 博士 的論文研究,這個碑在 1959 年的八七水災中被掩埋,後來重新被發現並移至西雲禪寺。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倫仔尾、福德祠
捷運:劍潭、士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宜蘭市同慶街屠宰場畜魂碑(1931 年,昭和六年)
由宜蘭市金進益營業者建立,原碑立於宜蘭市舊屠宰場,今已改建為宜蘭縣社會福利館。1981 年宜蘭豬隻改為電宰,原「慶和街屠宰巷」整編為「同慶街」,意味普天同慶。目前石碑移藏於蘭陽博物館保存,收藏並未展示。(圖為宜蘭市同慶街廢棄人工屠宰場之畜魂碑前景)
碑文詳述了六畜為人類生活作出的巨大犧牲,並呼籲人們對牲畜懷有感恩之情,悼念其犧牲。這座碑文不僅是一件紀念性建築,更是當時社會對待牲畜的態度和文化觀念的反映。碑文中使用了“報德成仁”等字眼,意在強調人類應對牲畜的犧牲作出回應和感激。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蘭陽博物館
— 文 動物權文字記者 李鈺珊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身為台灣第一個定期在街頭推廣動物權運動的團體,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站在街頭,不畏風吹日曬雨淋,向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與蔬食的美好。若您碰巧遇上協會的推廣夥伴,也可停下腳步,了解協會正在分享的議題,為工作夥伴們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