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逝去動物的石碑,從屠宰場遺留下來的歷史與文化!搜尋全台現存畜魂碑之旅!-南部篇(三)
在台灣,有一種紀念因人類活動而犧牲動物的石碑,稱為畜魂碑或動物慰靈碑。這一習俗源自日治時期,最早的畜魂碑建於1931年,位於松山四獸山的天寶聖道宮。現存的畜魂碑大多位於舊屠宰場、動物園、實驗動物機構、文化中心和寵物殯儀館等地。 本系列文章將介紹台灣各地的畜魂碑,本篇將介紹嘉義獸魂碑、大林畜魂碑、朴子獸魂碑、鳳山獸魂碑、恆春獸魂碑、澎湖獸魂碑。這些碑不僅是紀念性建築,還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牲畜的感恩和敬意。


前兩篇我們了解到畜魂碑的歷史,反映了人類對生命的愧疚和反思,我們從北部的松山、北投走到木柵、台中與彰化。接下來,我們將帶您走進台灣南部,見證這段充滿殘酷的歷史。

南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嘉義獸魂碑(1938 年,昭和十三年)


嘉義市香湖公園內現存一座獸魂碑,祭祀神祇為獸魂公和獸魂媽。嘉義市第一代豬灶位於義昌里的萬善君廟及義昌公園範圍,第二代遷移至埤仔頭庄北香湖旁。昭和十三年,這座碑由當時的臺南州知事川村直岡與當地獸肉商合資建造,用來祭祀牛、豬等牲畜的亡魂。1986 年,當地肉類公會聯絡組長陳錦賜捐獻了石香爐,並繼續舉行祭祀活動,當地居民稱此地為「牛墟豬灶」。1988 年,屠宰場第三次遷移至荖藤里現址,並建設了新式電宰廠,同時新立一座獸魂碑進行祭祀。因此,嘉義市現有兩座獸魂碑供人祭拜,以安慰被宰殺的牲畜,感謝牠們的犧牲。(圖片來源戦後台湾の動物慰霊碑―日本統治時代からの連続と断絶


香湖公園在日治時期也是合格屠牛的所在地,在日治時期牛肉昂貴稀少、且合格屠牛者僅限日人。

根據《台灣日日新報》的記載,這座獸魂碑是嘉義市獸肉營業組合設立的,因屠宰場自開場以來的屠宰數量超過兩萬五千頭,每年都舉行「畜魂碑祭」。因此,目前香湖公園內的獸魂碑應該是第二代,可能在移動過程中名稱從「畜魂碑」變成「獸魂碑」。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自由友愛站
  高鐵:嘉義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林畜魂碑(1931 年,昭和六年)


位於嘉義縣消防局大林分隊前,距大林車站東約 500 公尺。該碑由日治時期大林獸肉商曾天夏與 12 名業者於昭和四年(1929 年)9 月 16 日發起建設,每屠宰一頭豬捐出 10 銭,共計籌得 200 圓。昭和六年 4 月 19 日,畜魂碑正式竣工並舉行除幕式及畜魂祭,參與者達三十多人。

畜魂碑為薄板型,中央刻有「畜魂碑」,右側刻有「昭和六年辛未仲春」,左側則刻有「大林屠畜者一同敬立」。隨著時間推移,屠宰場已消失,但畜魂碑仍保留至今。

2010 年,大林消防隊新建大樓時,施工人員在草叢中發現了這座碑。當時有人主張拆除,也有人希望保留。機具在整地時突然故障,最終決定保存該碑,並由退役消防隊員捐款進行整地工作,使畜魂碑得以重新面世。現在,畜魂碑周圍設有香爐和混凝土磚塊圍欄,妥善保存。

(圖片來源戦後台湾の動物慰霊碑―日本統治時代からの連続と断絶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大埔美
  火車:大林站
  高鐵:彰化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於嘉義縣朴子市老人會館前,材質為砂岩,採用原石鑿刻而成,左側刻有「朴子獸肉販賣業者一同」,右側刻有「東石郡守齋藤捨雄筆」。碑體形制圓石,繩紋裝飾,碑陽刻有行書弧底字「獸魂碑」,碑陰則刻有「昭和八年四月一日建之」,字體清晰,記錄了立碑的歷史。

朴子屠宰場創立於 1908 年,為供應全朴子所需,每日屠宰約百餘頭豬。當時,屠宰完全依賴人工作業,使用大灶燒柴煮滾開水以便拔除豬毛。隨著時間推移,人工屠宰逐漸被機械化所取代。1986 年,嘉義縣肉品市場設立,傳統屠宰場被拆除,原址改建為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唯有獸魂碑被保留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碑體曾遭到破壞和遺棄。為了讓後人了解其背後的意義,朴子市公所於 1997 年進行了重建和修整美化工作,使這座紀念碑重新豎立,成為當地重要的歷史文物。石碑上的昭和字樣被塗抹,參考論文記載,推論應為日台斷交後影響所致。

(圖片來源戦後台湾の動物慰霊碑―日本統治時代からの連続と断絶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東石國中、水道頭(嘉客)
  高鐵:嘉義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鳳山獸魂碑(2002 年竣工)




高雄市鳳山區的獸魂碑,第一代始建於 1937 年,現今保存的是戰後重建的版本,位於高雄鳳山經武路跟鳳仁路交叉口一座用混凝土製成的尖塔型大碑。舊的獸魂碑在新碑建設的同時被拆除。

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當地會舉行祭典以紀念因人類飲食而犧牲的動物。1982 年,鳳山屠宰場從立志街搬遷至經武路,但當時的獸魂碑未隨同搬遷。1999 年,為了「美化環境」和「尊敬獸魂」,成立了重建委員會,並於 2000 年開始新碑建設,最終於 2002 年 5 月竣工。

(圖片來源戦後台湾の動物慰霊碑―日本統治時代からの連続と断絶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台鐵鳳山站
  火車:鳳山車站
  高鐵:新左營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恆春獸魂碑(1935 年,昭和十年)



位於屏東縣恆春鎮恆西路的恆春山腳里活動中心後方,最早由屠宰業者設立,當時位於屠宰場內。日治時代禁止私宰,恆春山腳里設有公設「豬灶」,市場上的豬肉皆由「豬灶」宰殺後運出。居民特地建立獸魂碑,以慰祭被宰殺的牲畜。隨著豬隻屠宰制度的改變,屠宰場遷移後,這座歷史悠久的碑一度被棄置。後被地方居民找回。

自此,每年農曆七月普渡,這座碑成為恆春山腳社區的一大特色。普渡大會由屠宰業者及其他居民共同參與,祭拜儀式在戰前曾中斷,但在數十年前恢復。

(圖片來源戦後台湾の動物慰霊碑―日本統治時代からの連続と断絶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恆春轉運站、恆春旅遊醫院(恆南路)
  高鐵:新左營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澎湖獸魂碑(1929 年,昭和四年)



澎湖縣的獸魂碑位於馬公市 97-14 號,最初於 1929 年由屠宰業者黃文西等人在馬公草蓆尾的屠宰場設立。翌年,馬公街長三浦主持犧牲動物的祭祀儀式,並在松島紀念館舉行晚餐會。因風雨侵蝕,碑於 1960 年 12 月嚴重損壞。1983 年,因祭典地點不便,決定在不改變原貌的原則下將碑遷至現址重建。新碑於 1999 年建設,2002 年 5 月竣工。現今的獸魂碑是一座混凝土製成的尖塔型大碑,舊碑在新碑建設時被拆除。此外,現在的碑左右前方有一對石獅子,這是戰前的舊碑所沒有的特徵。

因舊屠宰場環境不佳影響肉品衛生,且毛豬交易無公證制度,縣政府開始計畫新建屠宰場暨家畜市場。1977 年,澎湖縣肉品市場新建完成,機械化屠宰開始運行,屠宰公會更名為肉類公會。肉品市場全銜為「澎湖縣肉品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受縣政府及農漁局監督。遷建獸魂碑時,以不損原貌為原則,每年農曆七月和十月分別舉行普渡和超渡儀式,體現眾生平等。


  鄰近大眾交通站點資訊參考:
  公車:肉品市場

這趟沈重與血淋淋的歷史與文化之旅,從北到南總共導覽了 18 座石碑。這些石碑建造的目的都是感謝動物作為「食用動物」,在屠宰場被迫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們透過石碑安慰自己的心靈也強調對生命的尊重和感恩,以慰動物在天之靈。但透過他人之手先屠宰生命之後,再以紀念物品的形式緬懷逝去的生命,這種行為在人類社會中,如同先傷害他人,導致他人受傷或致死,法律上要付損害賠償責任以及罪責。法律雖然會追究責任,但已無法彌補已逝去的生命,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本末倒置。或許,我們應該更加深刻地反思,如何在一開始就避免這些無辜的犧牲,而不是在事後懺悔和紀念。每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應該被珍惜和尊重。



— 文 動物權文字記者 李鈺珊


參考論文:戦後台湾の動物慰霊碑―日本統治時代からの連続と断絶―早稻田大學歷史館館長, 真辺将之 博士




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我們每一天都在街頭為動物權益努力,不論天氣如何,我們始終堅守。與民眾分享動物權的重要性和蔬食的益處是我們的使命。如果您在街上遇見我們的推廣團隊,請停下來了解我們的宣導議題,並給予我們的工作夥伴一些鼓勵和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訂閱電子報

關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最新消息,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