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畜魂碑故事-2】土地上的溫柔紀念──全台畜魂碑的分布(北部篇)
「畜魂碑」(ちくこんひ)又稱「獸魂碑」,是日治時期日本遺留下來的文化痕跡,為那些因人類而犧牲的食用動物或實驗動物表達慰問與敬意。時至今日,仍在許多地區都能看見肅穆的畜魂碑,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為大家整理了18座畜魂碑的資訊,來找找離家鄉最近的畜魂碑吧!


石碑靜立,仿佛守著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它不是為英雄或偉人而立,而是為那些在沉默中逝去的動物。畜魂碑,一種帶著愧疚與感恩的記號,提醒我們曾經奪走的,不只是肉體,還有自由與生命。

北投畜魂碑


畜魂碑北部篇


北部有7座畜魂碑,分別是:

  1. 1931年松山畜魂碑

  2. 1931年宜蘭畜魂碑

  3. 1936年士林豐原獸魂碑

  4. 1937年木柵畜魂碑

  5. 1940年北投畜魂碑

  6. 1943年淡水畜魂碑

  7. 三芝畜魂碑(建造年份不詳)


北投和木柵的畜魂碑,都有一段動人的搶救故事。「北投畜魂碑」是源於改建「大豐公園」時遭到忽視,眾人擔心施工後會導致毀損,在八頭里仁協會和北投社雜誌社發行人許陽明的溝通下才得以完好保存(注解1)。「木柵畜魂碑」則是在原址被棄置多年,碑體除了有缺角還與基座分離。幸好在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木柵畜魂碑在2007年被列為文化資產一般古物,並於2008年移到文山公園內。


木柵畜魂碑


「宜蘭畜魂碑」目前收藏於蘭陽博物館,和「信義四獸山畜魂碑」一樣都有碑文。松山的碑文提及聽聞動物被宰殺時的哀鳴聲於心不忍,盼動物能早日通往極樂世界,不要在外飄零,眾人立碑對動物表達感謝與哀戚之情。宜蘭的畜魂碑則指出動物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人不應無故宰殺動物,但屠宰業基於職責無法避免,因此立下此碑招魂,希望動物能早日解脫。既傳遞懺悔之心,也希望動物可以見證這樣的善意。


宜蘭畜魂碑舊照,目前石碑移藏於蘭陽博物館保存


信義四獸山畜魂碑



「淡水畜魂碑」是少數仍在原址未被移動的石碑,此地舊時是淡水豬灶屠宰場,後改建為農會超市,超市的員工會在農曆初二和十六對畜魂碑進行祭拜。而「士林豐原獸魂碑」位於西雲禪寺,設立的因素不是源於屠宰場,而是起於1906年和1935年分別發生了嘉義大地震和中部大地震,造成許多動物死亡,台中的「豐原食肉改良會」設立了這座獸魂碑,但在1959年的八七水災中被掩埋,之後才移至台北的西雲禪寺安放(注解2)。「三芝畜魂碑」建造年份不詳,位於三芝區福成社區活動中心,即三芝的洗衫窟舊街區。當地以前是公有屠宰場,2018年後規劃成樂齡開心農場、社區工作坊,使當地聯繫熱絡而更有生命力。


淡水畜魂碑。圖片來源: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


豐原畜魂碑;照片來源 yeyuchng


三芝畜魂碑;新北市社區營造輔導中心提供


走過這些碑前,可以是一次追思,也可以是一個開始。願我們的日常,對動物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善意,讓未來不再需要這樣的碑,因為動物終能自在地活著。


※ 畜魂碑的資料來源多方,除了有實地走訪與致電詢問,亦參考了諸多網路資訊。如有引用皆會標明出處,若有疏漏敬請不吝來信指正,謹先致謝。亦歡迎大家來信補充畜魂碑的故事,一同將畜魂碑的事蹟留存世代。


資料來源:

注解1
陳明川:北投屠宰場與畜魂碑
https://blog.udn.com/ecomuseum/6822746

注解2
真辺将之: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の動物慰霊碑── 畜魂碑・獣魂碑を中心に
https://www.waseda.jp/flas/glas/assets/uploads/2017/03/2017_manabe_650-624.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是倡議型的動保組織,也是第一個定期在台灣街頭推廣動物權的動保團體,不接受政府與財團捐款,保持獨立公正,推動動保政策,為動物發聲。

我們向公眾分享畜魂碑的故事,不只是讓這段矛盾的歷史被看見,也邀請大家一同思考食用動物的心理矛盾與拉扯,鼓勵大家選擇友善動物的蔬食飲食。


訂閱電子報

關注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最新消息,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